第25章 法学融合言出法随,试验“律令”法术

逼退百宝阁的巨大胜利,不仅为“灵青盟”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资源,更让凌皓的声望在两宗之内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连最初对他抱有疑虑甚至敌意的保守派长老,此刻也不得不承认,此子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其“法理”之道,并非空谈,而是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强大力量。

然而,凌皓自己却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的大脑如同永不停歇的精密仪器,总是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百宝阁之事,虽暂告段落,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凌皓在自己的静室内,对着阿土、林风、石坚等核心成员分析道,“我们依靠的是舆论、是规则威慑、是利益算计。但这些,终究是外部的、间接的力量。若下次遇到的对手,不理会舆论,不惧怕规则,甚至拥有碾压性的武力,我们又当如何?”

众人沉默。确实,修真界本质还是实力为尊。没有足够的武力作为最终保障,再精妙的规则也可能被一力破之。

“皓哥,你的意思是…我们也要提升武力?”阿土问道。

“武力自然要提升,但并非简单的提升个人修为。”凌皓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我在想,既然‘法理’能够引动规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实(如破契、反诅咒),那么,它是否能够更直接地、更系统地被运用,成为一种…独特的力量体系?”

“力量体系?”林风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像剑修、法修、体修那样的…‘法修’?”

“可以这么理解,但更准确地说,或许是…律修?或者叫法令之道?”凌皓尝试着命名,“其核心,并非调动天地灵气施展法术,而是以自身对规则的理解和信念为引,言出法随,号令规则!”

“言出法随?!”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传说中的大神通!凌皓竟然想将这种神通,系统化、普适化?

“并非你们想象中那种高不可攀的‘言出法随’。”凌皓解释道,“那可能是对天地本源规则的极致运用。我设想的,是较低层次的、基于我们所能理解和构建的‘规则场’的运用。”

他开始详细阐述自己的构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规则’。宗门规章是规则,秘境公约是规则,甚至人与人之间的约定俗成,也是一种弱规则。我之前破解契约、反向诅咒,本质上就是干扰或重构了这些特定的‘规则场’。”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主动地、预先地构建一个微型的、临时的‘规则场’,并赋予其特定的‘法令’,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强制效果?”

凌皓越说思路越清晰:“比如,我划定一个区域,宣布‘此区域内,禁止飞行’(构建规则场,设定法令)。那么,任何进入此区域、修为低于我对此规则场掌控力的修士,其飞行法术就会失效,或者变得极其困难!”

“再比如,我对某人宣布‘你之行为,构成盗窃,当受禁锢之罚’(引用宗门规章或基本道义作为规则依据),若其心神被慑服,或者其行为确实违背了被广泛认可的规则,那么就可能引动规则之力,暂时禁锢其行动!”

众人听得心驰神往,但又觉得匪夷所思。这简直是把“讲道理”变成了一种攻击手段!

“当然,这非常困难。”凌皓泼了盆冷水,“首先,需要施术者对‘规则’有极深的理解和坚定的信念,其‘法令’必须逻辑自洽,符合某种层面的‘公义’或‘共识’,否则难以引动规则共鸣,甚至可能遭到反噬。其次,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构建和维持‘规则场’。最后,目标的实力、心志强弱,也会直接影响效果。”

这更像是一种基于“道理”和“精神”的领域类法术,其威力取决于“道理”的硬度和“精神”的强度。

“无论如何,值得一试!”凌皓眼中燃起研究的火焰。他将这个设想中的力量体系,暂命名为“律令术”。

接下来的日子,凌皓在处理“灵青盟”日常事务之余,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律令术”的探索和试验中。

他的第一个试验场,设在了小院外围的一片空地。

第一次试验,法令:“此圈之内,重力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