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低温收取:当温度降至丹药凝固点以下,且内部能量完全稳定后,再开启丹炉,在低温环境下收取丹丸。此时丹丸结构稳定,能量内敛,无需担心散逸或反冲。”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但听起来依然像是天方夜谭。尤其是“内置冷却系统”、“梯度降温”这些概念,对传统丹师来说太过新奇。
“理论可行,但实践起来,这冷却系统……”钱长老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丹炉向来是加热的,现在要让它能精准制冷,谈何容易?
“这正是需要攻关的重点。”凌皓道,“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双模式灵能转换炉壁。其内部铭刻两套符文阵列:一套负责加热,吸收灵能转化为热能;另一套负责制冷,逆转符文,将灵能转化为寒冰之气。通过丹控系统统一调度,实现加热与制冷的无缝切换和精确控制。”
这个设计理念,再次挑战了炼器堂的极限。但有了之前合作自动化流水线的成功经验,炼器堂的大师们虽然觉得匪夷所思,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在凌皓提供的原理图和丹堂大量资源支持下,经过数次失败,第一台实验性的“双模式梯度冷凝丹炉”终于被造了出来!
它看起来比普通丹炉厚重许多,炉壁上有两色符文交替闪烁,隐隐散发出热与寒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
首次试验,选择了相对简单的“蕴灵丹”。 传统收丹法,开炉瞬间药香四溢,丹丸飞出,带有余温。 而采用梯度冷凝法,当丹控终端显示降温程序结束,炉盖开启时,一股淡淡的寒气涌出,丹丸静静地躺在炉底,触手冰凉,表面更加光滑细腻,仿佛被精心打磨过一般。 丹析仪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冷凝法收取的蕴灵丹,有效成分分布更加均匀,杂质含量有微弱下降,保存期限预计更长!
小主,
初战告捷,大大增强了众人的信心。
接下来,挑战不断升级。 “冰心丹”,需要极寒环境才能稳定药性,传统收丹极易导致药性流失。冷凝法通过精准控制低温环境,完美锁住药性,成丹品质飙升。 “火蕴丹”,性烈如火,收丹时易爆裂。冷凝法通过缓慢降温,释放内部应力,成功收获完整丹丸。
终于,轮到了硬骨头——“五行淬体丹”。 炼丹过程依旧由刘大师傅主导,丹控系统确保了五行能量融合的完美。 当成丹反应完成的信号亮起,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刘大师傅深吸一口气,按照凌皓的指导,没有打出收丹诀,而是启动了梯度冷凝程序!
丹炉下的火焰瞬间熄灭,炉壁上的蓝色制冷符文骤然亮起! 强大的寒冰之气注入,炉内温度开始按照预设曲线稳步下降。 监控玉壁上,代表丹药内部能量的曲线,从剧烈的波动逐渐变得平缓、稳定。 炉壁上甚至凝结出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整个广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这前所未见的一幕。炼丹……还能这样收尾?
一个时辰后,冷凝程序结束。 刘大师傅走到丹炉前,手微微有些颤抖,不是害怕,而是激动。他轻轻推开炉盖。 没有预想中的能量喷发,没有刺目的光华。 只有一股精纯至极、五行均衡的磅礴药力,如同沉睡的巨龙,内敛而深沉地弥漫开来。 炉底,十二颗龙眼大小、色泽混沌却暗含五行流转之妙的丹丸,静静地躺在那里,表面覆盖着一层极细微的冰晶,在光线照射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