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留下小册子,基础练气法

凌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功法本身并无不妥,能流传至今,必有其效。只是其表述方式,过于依赖个人感悟,难以量化传承。”

他指着册子上的经络图:“家师曾推测,所谓经脉,或许是人体内能量传输之优化路径。其之所以能传输能量,或因该路径细胞排列特异,或因其细胞膜结构特殊,利于能量粒子通行,又或因沿线存在某些特殊细胞器,能起到类似‘泵站’或‘放大器’之效。”

小主,

他又指向“丹田”位置:“而此处,或许并非虚无缥缈之概念,而是体内某处能量敏感细胞富集之区域,或是一个天然的‘能量漩涡’节点,便于能量的汇聚、储存和转化。”

他结合功法,用自己的科学理解重新阐释了一遍。

李邈听得目瞪口呆,拿着功法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练了一辈子的功,第一次有人用这种“结构功能”的角度来解读!每一个字都砸在他的认知盲区上,却又显得那么…合理!仿佛一下子拨开了许多迷雾!

“原来…意守丹田,是为了激活那片区域?周天运转,是为了拓宽和强化能量通道?”他喃喃自语,感觉自己过去几十年都练到了狗身上,完全是盲人摸象!

“这只是家师的些许推测,尚需验证。”凌皓谨慎地没有把话说满,但他知道,这个方向绝对正确。“老爷子,您运行此法时,体内可有具体感觉?譬如灵气流入时,体表何处最先感应?流入后,是温热还是清凉?沿经脉运行时,是匀速还是时有阻滞?最终汇入丹田时,是充盈感还是灼热感?”

他开始收集“用户体验数据”,试图将模糊的“气感”转化为更具体的生理物理感受描述。

李邈此刻已对凌皓佩服得五体投地,努力回忆并描述起来:“老夫修炼时,通常先是眉心微胀,继而鼻尖微凉,似是灵气由此而入…沿任脉下行时,初时顺畅,至膻中穴处常略有涩滞,需以意念缓缓冲过…入丹田时,初为温煦,如暖流汇聚,修炼日久后,渐有灼热鼓胀之感…”

凌皓一边听,一边飞速在草纸上记录,并在那幅经络图上标注起来。

“眉心、鼻尖…可能是能量敏感度较高的穴位入口…” “膻中穴涩滞…可能是该处经络天然狭窄,或曾有暗伤未愈,导致能量通道不畅…” “丹田温热至灼热…可能是能量汇聚后,线粒体活动加剧,能量转化率提升,局部代谢旺盛产热…”

他不断地将李邈的主观感受,尝试与可能的微观生理变化对应起来。

李邈看着凌皓在那本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功法册子上写写画画,标注着各种他看不懂的符号和注释,感觉自己修炼了一辈子的《灵溪诀》仿佛变成了一本全新的、充满未知奥秘的天书!

而凌皓,就是那个正在解读天书的人!

“妙啊!妙啊!”李邈忍不住击节赞叹,“听先生一席话,胜修百年功!以往诸多不明之处,如今竟有豁然开朗之感!若是当年能得先生指点,老夫又何至于…”

他再次感慨万千,看向那本《灵溪诀》的眼神都变了,不再是视为一本固定的、需要膜拜的典籍,而是一个可以不断探索、优化、验证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