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工坊。
离开方府,方炎来到了汴京城外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大工坊。这里机括声不绝于耳,各种奇思妙想的造物随处可见。
墨家半圣公输班,正对着一具复杂的灵能引擎蹙眉沉思,手上沾满了油污,毫无半圣架子。
感受到方炎到来,他头也不抬,嘟囔道:“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这个能量回路,总是过载……”
方炎莞尔一笑,上前与他一同研讨。
昔日他北伐前,正是公输班倾力相助,让他在墨家之道上突飞猛进,晋升“天工匠宗”,为后续征战奠定了坚实的后勤基础。两人亦师亦友,在机括之道上碰撞出的火花,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儒家圣院。
随后,方炎造访了焕然一新的儒家圣院。以朱熹为首的众儒家半圣早已感知,齐聚一堂。他们如今已是大同联邦的坚定拥护者,对方的“大同圣道”心悦诚服。
“圣主之道,包罗万象,泽被苍生,吾等佩服。”朱熹代表众人行礼,语气真诚。他们不再拘泥于门户之见,反而积极将儒家仁政、教化思想融入联邦律法与日常管理,与百家和谐共处。
方炎与他们论道半日,探讨如何将儒家精华更好地运用于万族共治,气氛融洽。
医家圣殿。
方炎没有忘记雪中送炭之恩。他特意前往医家圣殿,拜访了医家半圣宋道方和秦越人。
“当年若非两位前辈赐下‘三才固魄丹’,助我稳固凝魄之境,方炎未必能走到今日。”方炎对着两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郑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