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汇入机场高速的车流,载着美国队三人组和一份远超预期的评估报告,消失在东京湾方向的夜色中。
另一边,神崎凛司独自回到了那间整洁却略显清冷的公寓。
关上门,将外界的喧嚣与窥探彻底隔绝。
强烈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肩膀和手臂的肌肉传递着清晰的酸胀信号,尤其是持拍手的虎口处,依旧残留着硬接杜杜那些重击发球后的轻微麻痹感。
他褪下被汗水浸透的衣物,走进浴室。温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带走疲乏,也让高速运转的大脑渐渐冷却下来。
镜子里,少年苍白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有镜片后那双眼睛,异常明亮清醒,仿佛有冰蓝色的火焰在静静燃烧。
今晚的一切在脑中飞速回溯、解析。每一个回合,每一次击球的选择,对手的习惯线路,自己的得失……都如同数据流般掠过。
拉尔夫·莱因哈特,美国U-17的队长,亲自前来,抛出橄榄枝。其目的明确,眼光毒辣,给出的条件也确实诱人——顶级的训练资源、科学的培养体系、直通国际赛场的捷径。
这对于迫切想要提升实力、走向更高舞台的人来说,几乎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对方指出的问题精准无比:身体开发不足,缺乏体系化高水平对抗。
杜杜的力量和速度,给他结结实实上了一课。那种纯粹身体天赋带来的压制力,并非单靠预判和技巧就能完全弥补。
有几个球,他甚至提前启动了,但身体的瞬间爆发力不足以支撑他跑到最理想的击球点,导致回球质量大打折扣。
小主,
美国的资源无疑能最快、最有效地弥补这些短板。
还有奇柯提到的那些高速摄像机和生物力学分析系统,对于他这种善于利用数据和分析的人来说,吸引力巨大。
但是……
水流声淅淅沥沥。凛司闭上眼,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另一幅图景。
他知道这个世界未来的轨迹。日本U-17集训营,那座隐藏着无数强者和机遇的山峰。
平等院凤凰毁灭与重生般的网球,鬼十次郎那磐石般的防守与爆发,种岛修二的“已灭无”,德川和也的“黑洞”……
这些光怪陆离却又真实强大的网球,都将在那里汇聚、碰撞、蜕变。
那是一个同样能让人飞速成长,甚至经历生死淬炼的修罗场,其对抗的激烈程度和风格的多样性,未必就比美国体系温和。
选择美国,意味着一条看似更顺畅的“捷径”,但同时也意味着脱离主线,踏入一个充满未知变数的全新环境,未来将与日本U-17的诸多机遇和并肩作战的可能性失之交臂。
选择留下,则意味着要依靠自身努力和立海大的资源去弥补短板,道路或许更艰难,竞争环境或许不如美国那么“科学”和“直接”,但却能牢牢抓住他所知晓的未来机遇和那份无法替代的羁绊。
利弊清晰地在脑中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