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一:规则适配性。 “万年沉魂木芯”和“虚空星核钢”虽然属性奇特,但其内在的规则频率与联盟的灵能体系、炼器手法存在巨大差异。直接用传统丹火熔炼或阵法刻印,不仅无法激发其特性,反而可能造成结构破坏。
突破: 联盟科学家没有强行“改造”材料,而是转向“引导”和“激发”。他们利用“观察者”知识库中关于“物质本征规则谐振”的理论,结合丹道中“君臣佐使”的配伍思想,不再将外星材料作为被动加工的“原料”,而是视为拥有自身“属性”和“个性”的“活性组分”。
? 对于“万年沉魂木芯”,研究人员放弃了高温熔炼,转而采用一种温和的“灵韵浸润法”。他们调配出一种特殊的、频率与木芯天然谐振阵列相匹配的“安神灵液”,让木芯在灵液中自然吸收能量,激活并放大其吸收转化负面精神波动的本能特性。激活后的木芯,无需复杂阵法,仅凭自身散发的安宁波动,就能形成一个天然的“精神净土”区域。
? 对于“虚空星核钢”,联盟则开发了“规则共鸣锻打术”。利用舰队强大的空间折叠引擎产生的、受控的微空间涟漪作为“锻锤”,以特定的频率“敲击”星核钢,使其原子结构在微观层面发生定向偏转,进一步增强其空间稳定性和规则抗性。经过“共鸣锻打”的星核钢,对空间撕裂和规则腐蚀的抵抗能力提升了数倍。
挑战二:材料稀缺性。 通过贸易获得的原生外星材料数量极其有限,根本不足以构建覆盖整个裂隙的巨型屏障。
突破: 联盟发挥了其最大的优势——逆向工程与合成创造。材料科学家们利用高精度规则扫描仪,彻底解析了两种外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规则签名。然后,他们尝试利用舰队携带的基材,模拟其结构,进行人工合成。
? “万年沉魂木芯”的复杂谐振阵列极难复制,但联盟另辟蹊径,提取其最核心的“规则谐振因子”,将其作为一种“添加剂”,融入联盟自主研发的、具有良好灵能传导性的“太虚灵胶”中,制造出了效果稍逊但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沉魂灵胶”。这种灵胶可以作为屏障的“粘合剂”和“缓冲层”,高效吸收恶意精神冲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虚空星核钢”的合成更为成功。联盟发现,其超强稳定性的关键在于一种特殊的晶界结构。他们利用在“源海之庭”本地采集的、蕴含微弱空间属性的稀有矿物,结合纳米级灵能打印技术,成功复刻了这种晶界,制造出了性能接近原版的“仿星核稳定合金”,虽然成本高昂,但已能满足关键结构的需求。
终极应用: 掌握了材料的核心特性后,一个结合了联盟最高阵法造诣和材料科学的终极防御方案被提上日程。
计划在“幽影裂隙”外围,构建一座三层复合式“规则静默屏障”:
1. 内层(接触层): 由“仿星核稳定合金”铸成主框架,其超强的规则抗性直接面对裂隙的不稳定冲击,作为物理和规则层面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