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有灵网的基础上,结合“观察者”知识库中的信息场理论和对意识本质的深层洞察,联盟开发出了划时代的 “共感灵网” 。这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网络,而是一个弱链接的集体意识共鸣场。它不剥夺个体独立性,却能让授权者在特定状态下,实现高效的知识传承、思维碰撞和灵感共享。一位工程师的顿悟,可能瞬间启发千里之外的科学家;一位修士对道法的感悟,可以化为滋养无数修行者的资粮。学习的效率、创新的速度呈指数级提升,知识的壁垒被极大削弱。
2. 丹道与科学的水乳交融:
林枫亲自牵头,成立了“大道同归研究院”,强制要求最顶尖的科学家和最高深的修行者必须共同研究、相互学习。起初阻力巨大,观念冲突激烈。但在林枫的威望和“共感灵网”的辅助下,坚冰逐渐融化。科学家们开始用数学模型解析丹方药性,用量子理论阐述灵气运行;修行者们则开始理解能量守恒、熵增原理,并尝试用道法去优化能源利用、稳定空间结构。一种全新的、兼具严谨逻辑与玄妙直觉的 “科学丹道” 或 “道法科学” 体系开始萌芽。炼丹炉旁出现了光谱分析仪,粒子对撞机外布置了聚灵阵。这种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催生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
3. 全民心智提升与潜能激发:
基于对规则共鸣和意识本质的新理解,联盟开发了普惠性的 “启灵仪式” 和 “悟道舱” 。这并非制造超人,而是通过温和的规则共振和信息灌注,潜移默化地提升全体公民的思维敏捷度、领悟力和精神力阈值。同时,鼓励多元发展,战士可以研习丹道陶冶心性,丹师可以学习工程技术开拓思路。文明的整体潜力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
4. 文明价值观的重塑与升华:
林枫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我们的目标,不应是征服与掠夺,而是理解与共生。科技是工具,力量是手段,但文明的终极目的,是寻求自身在浩瀚宇宙中的存在意义,并与万千生命形态和谐共处。” 这种思想通过“共感灵网”和宣传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对“观察者”筛选机制的反思,对林薇薇在平行世界无私救援的传颂,使得合作、探索、责任与敬畏,逐渐取代了部分残存的狭隘与功利思想,成为联盟的新时代精神内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场静悄悄的认知革命,其效果是潜移默化而又极其深远的。
数月之后,当远征舰队即将集结完毕时,苏晓、南宫烈等人惊喜地发现,整个联盟的氛围已然不同。基层士兵在讨论战术时,会自然地引入空间曲率概念;年轻的研究员能同时用数学公式和丹道术语阐述一个新理论;甚至市井之间,普通民众对遥远的“源海之庭”也充满了好奇而非恐惧,谈论的是探索与交流的可能。
最显着的例子,发生在一次模拟极端环境的舰队联合演习中。当预设的“多重空间褶皱叠加攻击”和“局部时间流紊乱”的复杂危机同时爆发时,不同舰船、不同岗位的官兵,没有陷入混乱,而是通过“共感灵网”瞬间达成了高度协同,有的舰船以精妙的机动利用空间褶皱规避攻击,有的则迅速启动时间膨胀区稳定内部操作,还有的丹修出身的技术官,临场提出用某种复合灵丹的能量波动来中和时间紊乱效应……整个舰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适应性、创造性和整体性。
演习总指挥南宫烈在总结时,激动地说道:“这不是一支舰队在战斗,这是一个拥有了共同意志和智慧的有机生命体在应对挑战!我们真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