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魔气污染根治方案

3. 生物技术路径——微观吞噬与降解: 这是最大胆也最危险的方向。团队利用“纳米修复机器人”和基因技术,尝试培育一种能够以魔气核心规则片段为食的“噬魔菌”。这种设想源自对某些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远古微生物的研究。如果成功,这种“噬魔菌”将如同免疫细胞般,主动寻找并分解魔气,实现从根源上的清除。但风险极高,一旦失控,可能制造出更可怕的“噬灵菌”,反噬正常灵气环境。

研究过程充满了失败与风险。培育的“超级灵植”曾大面积枯萎,反而释放出更浓的魔气;试验中的“化魔大阵”一度失控,引发小范围规则紊乱,险些酿成灾难;“噬魔菌”的研究更是如履薄冰,数次泄露事故让实验室被迫封闭。

真正的突破,来自于一次意外的联合实验。为了测试一种新培育的“星纹兰”对魔气的耐受性,团队在一个封闭的模拟污染区内种植了该灵草,并同时开启了小功率的“灵韵化魔大阵”进行环境调节。起初一切正常,但几天后,灵枢-玄玑监测到“星纹兰”的根系竟然开始主动吸收经过大阵初步“驯化”的魔气,并在叶片上凝结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蕴含着精纯灵能和微弱规则信息的“露珠”!这种“灵魔露”经过检测,不仅无毒,反而对修复某些规则损伤有奇效!

“共生!是共生效应!”苏晓激动万分。他们无意中找到了关键:单一的灵植或阵法效果有限,但当特定的灵植与特定频率的规则引导场结合时,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灵植仿佛成了阵法的“生物终端”,将阵法引导来的、被初步“驯服”的魔气,进一步转化为了有益的物质!

这一发现,为“涅盘”计划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团队开始疯狂地测试不同灵植与不同阵法参数的组合,积累了海量数据。灵枢-玄玑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超强算力,从无数失败组合中寻找规律,优化匹配方案。

与此同时,林枫率领的探险队,在几个重度魔气污染区进行实地勘测时,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在一个被列为“生命禁区”的古老战场遗迹深处,他们发现了一片奇异的绿洲。那里魔气浓度极高,却生长着茂盛的、从未见过的紫色苔藓和发光蘑菇。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片绿洲中央,矗立着几尊残缺的、风格古朴诡异的石碑,石碑上刻满了无法理解的符文,这些符文竟然在自发地吸收周围的魔气,并散发出一种微弱的、稳定秩序的能量场!

“是远古文明的遗迹!他们也在尝试治理魔气!”林枫立刻意识到其价值。将石碑符文拓印带回后,经过与“外星科技残片”数据库的比对和灵枢-玄玑的破译,发现这些符文是一种极其高明的“规则锚定符”,其原理竟与联盟的“空间锚定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侧重于对能量本征规则的“锁定”与“转化”。这无疑为“灵韵化魔大阵”的设计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

融合了远古智慧、现代科技与传统灵植技术的 “涅盘”生态系统方案 逐渐成型。该方案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多层次、自循环的治理体系:

? 第一层(外围):灵韵化魔大阵。 基于远古符文和联盟空间技术优化的巨型阵法网络,如同“人工肺”,覆盖整个污染区,主动吸收和初步驯化弥散魔气,将其从无序状态调整为可控的能量流。

? 第二层(核心):特异灵植群落。 根据污染区特性,种植经过基因优化和传统点化的“超级净化灵植”,如吸收重金属魔气的“金脉竹”、转化怨念能量的“净心莲”等。这些灵植作为“生物处理器”,将大阵引导来的魔气进一步转化为“灵魔露”、特殊灵材或直接固化为植物 biomass。

? 第三层(微观):可控噬魔菌群(谨慎应用)。 在严格封闭的特定高危区域,引入高度特化的、具备自毁机制的“噬魔菌”,针对性地分解最难处理的魔气核心规则团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