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科技与传统融合

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与传统融合

“传统丹派的复兴”,如同一股清冽的山泉,在科学派霸权的钢铁丛林中,悄然开辟出新的溪流。“灵韵丹盟”的崛起,及其倡导的“灵性炼丹”,虽然规模有限,却以其对生命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的深刻洞察,在联盟顶尖修士圈子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科学派丹药体系“唯我独尊”的地位。这并非一场你死我活的取代,而是一次强有力的叩问,迫使沉浸在技术万能论中的科学派精英们,开始正视自身体系的局限性,反思那被精密数据和标准化流程所遮蔽的、关乎“灵性”与“造化”的玄妙领域。

然而,无论是坚守“古法”的传统丹师,还是崇尚“科学”的现代研究者,心中都清楚,单纯的复古或僵化的守成,都无法应对联盟乃至整个文明在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播种者”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反物质研究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仅仅依靠“灵性”的模糊感知或“数据”的冰冷推演,都显得单薄而危险。真正的出路,在于打破藩篱,寻求更高层次的整合。一股强烈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推动力,开始在联盟内部凝聚,目标直指 “科技与传统融合” 这一宏大而艰深的命题。

这股融合的浪潮,并非和风细雨,而是伴随着激烈的碰撞、艰难的磨合与意想不到的火花。

高层推动:共识与分歧并存

在联盟最高议会,一场关于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辩论激烈展开。以赵乾、林枫、苏晓为代表的“融合派”认为,传统丹派复兴的现象揭示了科学体系的“盲区”,联盟必须主动拥抱变革,将传统智慧中那些无法被数据完全量化的“灵性”、“直觉”和“整体观”,与科学的精确性、可重复性和系统性结合起来,开创一条“有灵魂的科学修仙”新路。他们提议设立“跨流派研究基金”,鼓励科学派研究院所与“灵韵丹盟”等传统机构合作,并启动国家级重大专项“融贯计划”,旨在破解“灵性”的奥秘。

而由部分资深院士和大型丹业巨头代表组成的“纯化派”则持谨慎甚至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科学派的成功正是建立在与“模糊”、“不可控”的传统玄学彻底切割的基础上。强行融合,不仅会污染科学数据的纯洁性,降低效率,更可能引入不可控的风险,甚至动摇科学派的道统根基。他们警告:“不能让玄学的幽灵,重新缠绕我们精密的技术大厦!”辩论异常激烈,最终在赵乾的强力推动下,“融贯计划”得以勉强通过,但预算和权限受到了“纯化派”的诸多限制,前景布满荆棘。

基层探索:从对抗到合作的艰难破冰

高层的争论映射到基层,便是实实在在的隔阂与摩擦。当“融贯计划”的首批合作试点项目下达时,场景往往尴尬无比。在流云宗高级丹道研究院的一间现代化实验室里,身穿白大褂、盯着灵脑屏幕的科学派研究员,与身着古朴道袍、手持罗盘感受“气机”的灵韵丹盟长老玄素真人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别扭。

科学派研究员要求玄素真人将其“心炼”时的每一种手法、每一次呼吸、乃至每一缕神念波动,都转化为精确的数据录入系统;而玄素真人则认为这种感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强行数据化只会失其神髓,他更关心实验室的“风水方位”和当日的“星力潮汐”,这让信奉可控环境的研究员们觉得荒谬。

冲突在一次关键实验中爆发。团队试图联合炼制一种能辅助突破元婴瓶颈的新型“破障丹”。科学派小组根据药性数据库和灵力模型,设计出了理论上能量释放最平稳、副作用最小的“最优”配方和炼制曲线。而玄素真人观察了药材和炉火后,却连连摇头,指出此方虽“理”上无懈可击,但“性”上过于呆板,缺乏一丝引导药力冲击关窍的“锐气”,他提议微调几位辅药的比例,并在成丹前一刻加入一个看似多余的“收丹诀”,以激发丹药品性。

“毫无数据支持!这会破坏能量平衡!”科学派组长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