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敬畏下的裂痕
尽管表面上臣服,但许多位面文明内心深处,远非心甘情愿。联盟的霸权,建立在巨大的技术代差和资源不对称之上。对于这些文明而言,接受联盟的领导,更多是出于生存的无奈和对力量的敬畏,而非文化的认同。峰会上的和谐,掩盖不了实质上的不平等。
? 资源剪刀差与依附性经济: 在UTC体系中,联盟出口高附加值的丹药、法器和核心技术,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占据价值链顶端。许多资源输出位面逐渐沦为联盟的经济附庸,产业单一,缺乏自主性,国内矛盾积累。
? 技术壁垒与发展焦虑: 联盟对核心技术严格封锁,通过“灵力知识产权法案”和“技术垄断”维持优势。后发位面无论多么努力,始终被压制在产业链中低端,产生强烈的“天花板”焦虑和“被剥削”感。
小主,
? 文化同化与身份危机: 联盟强势的文化输出,导致许多本土独特的修炼体系、文化传统面临边缘化甚至消亡的威胁,引发了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弹和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混乱。
? 安全依赖与主权让渡: 依靠联盟提供安全保护,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让渡了部分防务主权。联盟的军事基地、监测站遍布各方,虽带来安全,也时刻提醒着他们身处联盟的阴影之下。
这些不满和焦虑,在峰会的光鲜外表下默默滋生。一些位面开始私下串联,试图寻找制衡联盟的力量,甚至将希望寄托于传说中的、能与联盟抗衡的“播种者”或其他未知外星文明。联盟安全部门监测到,在峰会期间,某些代表团之间进行了多次秘密会晤,内容涉及“技术反制”、“资源联盟”等敏感话题。
内部:霸权下的隐忧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于联盟内部。霸权的确立,极大地膨胀了科学派,尤其是其核心阶层的自信……与傲慢。
? “天命所归”的傲慢: 空前的成功,使得科学派内部一种“历史终结”般的论调开始流行。认为科学修仙道路是唯一正确的,联盟模式是文明发展的终极形态,对待其他文明的态度,从不自觉的优越感,逐渐变为缺乏耐心的“教化”心态。在峰会筹备中,一些年轻激进派官员流露出的对“落后文明”的轻蔑言论,虽被高层制止,却反映了某种思潮的蔓延。
? 利益固化的风险: 霸权带来了巨大的垄断利益。那些最早拥抱科学派、并在UTC体系中占据关键位置的大型宗门、商会、学府,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倾向于维持现状,反对可能削弱其优势的任何改革,哪怕这些改革对联盟长远发展有利(如更开放的技术共享)。“技术垄断与反垄断” 的内部斗争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