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传统丹派的专利诉讼

庭前博弈:证据的碾压

诉讼由相对中立的“修仙界仲裁庭”受理。仲裁庭设在位于中立地带“天枢城”的宏伟大殿内。此案涉及两大丹道流派的根本之争,吸引了整个修仙界的目光。开庭之日,大殿内外人山人海,各色遁光穿梭不息,水镜术、留影玉简对准了庭内。

药王谷一方,由一位须发皆白、号称精通古今丹典的耆宿长老带队,辅以数位口若悬河的名嘴讼师。他们摆出大量古籍,引经据典,大谈“道法自然”、“古人之智不可轻侮”,试图在气势和道德上占据制高点。他们的诉状充满感性的控诉,将流云宗描绘成“数典忘祖”、“恃强凌弱”的技术强盗。

而流云宗的应诉团队,则画风截然不同。赵乾端坐主位,神色平静。身后是巨大的灵枢分体投影光幕,两侧是捧着厚厚一摞数据玉简的科学派弟子。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述,只有冷静到极致的准备。

当药王谷长老唾沫横飞地陈述完,轮到流云宗答辩时,赵乾只是轻轻一挥手。

灵枢的光幕瞬间亮起,海量数据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

? 古今丹方对比图: 左侧是药王谷提供的模糊古籍片段,右侧是“高效聚灵丹”完整、清晰、量化的药材配比、灵能反应方程式、PID控温曲线图。相似度数值被醒目地标注为 4.7%。

? 药效量化分析: 灵枢调用了数千例服用记录,以图表形式直观展示了“高效聚灵丹”与药王谷类似古法丹药在灵力吸收效率、杂质残留率、药效稳定性上的天壤之别。科学丹全面碾压,数据差距高达数十倍甚至百倍!

? 工艺独创性证明: 灵枢展示了“高压反应釜”的三维灵纹结构图、材料分子式,以及其与任何已知古法丹炉的结构原理零相似性证明。同时,播放了数段珍贵的早期研发影像,记录了科学派弟子如何从一次次炸炉中积累数据、改进工艺的艰辛过程。

? “创意思想”边界界定: 赵乾亲自起身,从容不迫地阐述了《灵力知识产权法案》中“创意思想”保护的立法本意——是保护具体、可实施、具有新颖性的技术方案,而非保护一个模糊的、无法实现的“想法”或“方向”。他犀利地指出,若按对方逻辑,那么第一个发现火能取暖的人,是否就能垄断后世一切与热相关的发明?

流云宗的回应,没有一句空泛的道德指责,全是铁一般的数据、无可辩驳的逻辑、和清晰的法律界定。灵枢强大的演示能力,将复杂的科技原理变得直观易懂,让在场所有围观者,无论修为高低,都能一目了然地看清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药王谷一方被这降维打击般的证据展示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古籍在精准的数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他们的雄辩在严密的逻辑下漏洞百出。那位耆宿长老试图反驳,却往往被赵乾或灵枢用更精准的数据和逻辑瞬间化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庭审高潮:“化学反应”的逆转

就在药王谷节节败退之际,他们似乎狗急跳墙,抛出了一个自以为的“杀手锏”。他们请出了一位隐居已久、德高望重的老丹师,此人曾对古丹方有深入研究。老丹师颤巍巍地拿出一枚自己根据古籍尝试复原炼制的“古法聚气丹”,声称此丹虽粗糙,却蕴含古意,与流云宗丹药“神似”。

他试图用“丹药品鉴”的传统方式,来证明两者的关联性。然而,这一举动,却彻底落入了科学派设下的陷阱——或者说,是科学派一直等待的,向全世界展示何为真正“品控” 的绝佳机会。

“既然提及丹药本身,那便再好不过。”赵乾微微一笑,向仲裁庭请求,“为示公正,请允许我流云宗,当场对这两枚丹药,进行一场最直接的‘化学反应’对比检测。”

在仲裁庭和全场观众的注视下,科学派弟子取来两台便携式“灵力显微镜下的细胞活性”观测仪和“丹毒残留检测仪”。将药王谷的“古法丹”和流云宗的“科学丹”分别置入。

灵枢将观测结果实时投射到光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