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收到。启动超限运算模式……整合筑基液全成分分子数据、高浓度溶液物理化学性质模型、丹药结晶动力学……】
【推演中……】
【主要技术瓶颈识别:】
1. 溶解度极限与相分离问题: 常规溶剂无法承受千倍浓度,有效成分将析出或形成不稳定胶体。
2. 超高浓度下的药性冲突加剧: 分子间距急剧缩小,相互作用力呈指数增长,冲突风险飙升。
3. 结晶/凝丹控制难题: 成核点控制、晶体生长取向、避免杂质掺入等要求达到原子级精度。
4. 能量输入与热管理: 浓缩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的巨大能量,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分解。
【潜在解决方案推演:】
路径A:超临界流体萃取浓缩技术。 寻找或合成超临界状态灵溶剂(如高压高温下的特殊灵泉),具备极高溶解性和渗透性。需研发超临界反应装置。
路径B:分子筛/膜分离技术。 设计具有特定孔径和化学性质的灵能分子筛或过滤膜,实现分子级别筛分提纯。需纳米级材料制造技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路径C:场辅助结晶技术。 利用强灵力场、特定频率灵波等外场,引导分子定向排列结晶,提高纯度和稳定性。需高精度场发生与控制技术。
【结论:以宿主现有技术储备,直接实现千倍浓缩成功率低于0.01%。需进行多项颠覆性技术突破。】
看着系统列出的漫长技术清单和低得可怜的成功率,姜逸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这才是真正的科研前沿!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将带来连锁性的进步!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相对最接近现有基础的“路径C:场辅助结晶技术”上。这与他之前研究的灵力波动频谱分析、PID控制有一定关联。他需要研发能产生稳定、高强度、特定频率灵力的“灵场发生器”,以及能实时监测浓缩过程中分子排列状态的“高灵敏度探测器”。
同时,“路径A”超临界技术也需要同步研究,这涉及高压反应釜的极限升级和新型溶剂的探索。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更强大的能源、更精密的材料、更先进的探测和控制技术!
“一年时间……任务艰巨啊。”姜逸深吸一口气,眼中却燃烧着熊熊火焰。他将赌约的内容工整地抄录下来,贴在丹房最显眼的位置。
这不是负担,而是动力!是号角!
从这一天起,姜逸的丹房(如今已可称为实验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他几乎停止了所有丹药的生产和售卖,将全部时间和资源投入到这场关乎命运的科研攻坚中。
丹霞长老也兑现承诺,顶住压力,为姜逸调拨了海量的珍稀材料和灵石供应,并允许他有限度地进入内门藏经阁更高层,查阅一些关于高深符阵、炼器以及稀有灵材的典籍。
流云宗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间看似平静,实则正在酝酿着风暴的丹房。一场关乎道统之争、决定未来方向的豪赌,已然拉开序幕。姜逸能否在一年内,用科学的方法,攻克那传说中的千倍浓缩筑基液?整个宗门,都在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