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技萌芽,废墟之上

“仲裁院”:由德高望重的老成员和懂法律的幸存者组成,负责处理各种纠纷,确保公平公正;

“职业认证体系”:想从事医生、教师、工程师等专业岗位,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拿到证书才能上岗;

“社会保障制度”:老人、孤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能获得基础的积分补助,确保他们能体面地生活。

这些制度,像一张细密的网,将十万人口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有一次,一个新迁入的幸存者因为不了解积分制度,和商铺老板发生了争执,甚至动了手。仲裁院的人赶到后,没有简单地处罚,而是先给双方讲解了相关规定,再让动手的幸存者去社区服务三天(作为惩罚),同时也批评了商铺老板没有耐心解释。

“在世界树,规矩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生活。”仲裁院的老院长在处理结果公示时说,“不懂可以学,但不能故意破坏。”

这种既有规则又有温度的管理方式,让十万人口的庞大基地始终保持着稳定。即使偶尔出现矛盾,也能通过制度的渠道妥善解决,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冲突。

林奇站在母本树的顶端,俯瞰着这座由制度和秩序支撑的“城市”。街道纵横交错,房屋整齐有序,人们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孩子们的嬉闹声、工厂的机器声、学堂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属于文明的交响曲。

他知道,这才是对抗末世的最强大力量——不是异能,不是武器,而是重新凝聚起来的人心,和支撑人心的制度与秩序。

第四章:文明辐射,世界树的影子

世界树的第十年,一支由五十辆植物能源车组成的“贸易商队”,驶出了基地大门。

车队的领头车,挂着一面绿色的旗帜,上面印着世界树的标志——一株参天大树,树下是两只紧握的手。车厢里装满了各种物资:能量粮、源能疫苗、小型植物发电机、甚至还有几台最新的自动播种机。

“第一站,黑岩城,交换目标:铁矿和铜矿。”商队队长拿着地图,对队员们说,“记住我们的规矩:等价交换,不欺不诈,遇到困难可以提供帮助,但绝不干涉对方内政。”

这支商队,是世界树文明辐射的重要载体。随着基地实力的增强,林奇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幸存者迁入,而是主动与周边的幸存者营地建立联系,用先进的技术和物资,换取资源和友谊。

黑岩城是一个由前军人建立的营地,以防御坚固着称,但粮食一直是他们的软肋。当商队拿出能量薯的样本时,黑岩城的首领,一个不苟言笑的退伍军官,第一次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东西……真的能亩产五千斤?”军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现在种植的普通土豆,亩产还不到一千斤,而且味道苦涩。

“不仅高产,热量还是普通土豆的十倍。”商队队长笑着切开一块能量薯,露出金黄的果肉,“我们用十斤能量薯,换你们一斤铁矿,怎么样?”

交易很顺利。黑岩城用他们囤积的矿石,换走了足够全城人吃半年的能量粮和两台植物发电机。当黑岩城第一次亮起电灯时,许多士兵都流下了眼泪——他们想起了末世前的日子。

小主,

“世界树的人,和那些抢东西的杂碎不一样。”一个老兵对身边的年轻士兵说,“他们有规矩,有本事,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分享。”

商队的足迹,遍布了江城周边的大小营地。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物资,还有世界树的理念:劳动创造价值,合作共赢,用秩序对抗混乱。

在一个叫“溪谷”的小型营地,商队帮他们改良了种植技术,让原本贫瘠的土地长出了能量作物;在一个以渔猎为生的“岛民”营地,他们留下了几台简易的净水设备,解决了水源污染的问题;甚至在一个曾经与世界树有过摩擦的“沙狼”营地,商队也带去了源能疫苗,帮助他们控制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

“我们不是要征服谁,是要让更多人看到,末世可以不一样。”林奇在商队出发前说,“文明的火种,只有传递出去,才能形成燎原之势。”

这些被世界树帮助过的营地,渐渐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绿域联盟”。他们使用统一的贸易规则,互相提供援助,甚至在遇到大型丧尸潮时,会联合起来防御。世界树的植物发电机、能量作物种子、源能疫苗,成了联盟内部流通的“硬通货”。

联盟的成员,都以能获得世界树的“认证徽章”为荣。这种徽章由特殊的植物纤维制成,能感应到世界树的源能场,是身份和信誉的象征。拥有徽章的人,在任何联盟营地都能获得公平的交易和帮助。

“世界树的影子,已经覆盖了半个江城。”楚嫣然看着最新的联盟地图,对林奇说,“昨天,南边的‘风语’营地传来消息,他们按照我们的模式建立了种植区和议会,还想派一批人来学习管理经验。”

林奇点了点头:“让莫晚晴安排一下,开设一个‘文明培训班’,系统地教他们种植技术、管理制度和防御体系。”

他知道,文明的重建,从来不是一个基地的事。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践行这种秩序,人类才能真正走出末世的阴影。

商队回来时,带回的不仅是矿石和零件,还有各地的消息:哪里发现了新的能源矿,哪里的丧尸出现了新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