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了啊。”林奇摸着叶片,真心实意地说。绿萝的叶子蹭了蹭他的手指,像是在回应。
能力带来的改变,悄悄渗透进他的生活。便利店门口的几盆月季,以前总被调皮的小孩掐花,自从林奇每天上班都“打个招呼”后,只要有小孩伸手,月季的刺就会悄悄竖起来,吓得小孩再也不敢靠近。店长还纳闷:“这花怎么突然长记性了?”
林奇没敢说,是他让月季“机灵点”。
真正让他意识到能力价值的,是一次意外。
那天他轮休,去老城区的菜市场买菜。市场旁的老旧居民楼突然传来惊呼,他抬头一看,三楼的空调外机松了,正摇摇欲坠地往下滑,楼下刚好有个推着婴儿车的老奶奶经过。
“小心!”林奇脑子一热,冲了过去。他离得太远,根本来不及物理阻止,但他的目光落在了居民楼墙根的那丛爬山虎上。
“抓住它!快!”林奇在心里狂喊,全身的力气都像是灌注到了指尖。那丛平时懒洋洋的爬山虎,突然像疯了一样,藤蔓猛地向上窜,无数吸盘死死抓住墙面,最粗壮的几根藤蔓缠绕住摇摇欲坠的空调外机,硬生生把它拽停在半空中。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老奶奶抱着吓哭的孩子,脸色发白;几个年轻人反应过来,赶紧找工具固定空调。
林奇悄悄退到人群外,心脏还在狂跳。他看着那丛恢复原状的爬山虎,第一次觉得,这突如其来的能力,或许不只是麻烦。
他没留下邀功,默默离开了菜市场。但走在路上,看着路边生机勃勃的草木,他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天空好像也没那么灰了,连梅雨季的潮湿空气里,都似乎多了一丝草木的清香。
第四章:都市绿网,隐秘守护
林奇开始更系统地探索自己的能力。他发现,距离越近,植物的“响应”越迅速;他的精神越集中,能调动的植物力量越强。而不同的植物,擅长的“领域”也不同——藤蔓类的擅长缠绕、编织;树木类的根基稳固,能提供支撑;草本植物生长快,适合覆盖或修复;甚至连苔藓,都能在他的意念下变得异常坚韧,堵住细小的缝隙。
他不再局限于家里的绿萝和便利店的盆栽。江城的老城区有很多高大的梧桐树,新城区的绿化带种满了女贞和香樟,江边的湿地公园更是芦苇丛生、水草丰茂。这些植物,在他的感知里,像是一张遍布城市的绿色网络,而他,是这张网络的隐秘节点。
他开始用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区里的排水管堵塞,污水漫到了路上。物业迟迟没来处理,林奇趁着深夜没人,让墙根的苔藓和杂草顺着管道生长,用纤细的根须缠住堵塞的杂物,慢慢疏通。第二天,居民们发现污水退了,只当是堵塞物自己松动了。
江边的防洪堤有一处微小的裂缝,在雨水浸泡下有扩大的趋势。林奇在晨跑时“发现”了这个隐患,他没声张,只是在经过时,让堤岸下的水草根系往裂缝里钻,像无数细小的钢筋,悄悄加固着堤坝。几天后,防汛人员检查时,只觉得这处裂缝“意外地稳固”。
他做得小心翼翼,从不让别人发现。便利店的同事只觉得林奇最近气色好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唉声叹气;房东老太太发现,楼顶的杂草好像长得没那么疯了,连带着漏水的情况都少了——她不知道,是林奇让那些杂草的根系在屋顶形成了一层天然的防水层。
能力也在悄悄改变着林奇。他开始留意身边的植物,记住它们的名字和习性。下班路上,他会绕远路经过公园,感受大片植物传来的“愉悦”情绪,那比任何解压方式都有效。他甚至开始看书,学习植物学知识,当他知道某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作用时,和它们的“沟通”似乎也更顺畅了。
有一次,便利店所在的街道要拓宽,路边的几棵老梧桐树被列入了砍伐名单。那几棵树在这里生长了几十年,枝繁叶茂,夏天能为整条街遮阴。林奇看着它们,能感受到一种沉默的“不舍”。
他没有试图阻止城市发展,只是在砍伐前一天夜里,用梧桐的枝条在树干上编织出一个小小的鸟巢形状。第二天,施工队的负责人看到这个精致得不像自然形成的“鸟巢”,愣了愣,想起自己小时候在梧桐树下掏鸟窝的经历,突然动了恻隐之心。
小主,
最终,那几棵梧桐树被保留了下来,街道拓宽时特意绕了个小弯。没人知道,这个小小的改变,源于一个普通收银员和树木的“约定”。
林奇依然是那个住在铁皮房里的便利店收银员,过着平凡的日子。但他知道,自己和这座城市的联系,已经变得不一样了。那些沉默生长的草木,成了他的朋友和伙伴,而他,成了这座都市里,一个隐秘的绿色守护者。
第五章:危机初现,草木为兵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林奇的能力第一次面临真正的考验。
江城的雨季结束,迎来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了整座城市。公园里的草坪枯黄了,路边的行道树叶片卷曲,连生命力顽强的爬山虎,都显得蔫头耷脑。
林奇能清晰地感受到植物们的“痛苦”——那种水分快速流失的焦灼感,顺着城市的绿色网络传递给他,让他也跟着烦躁不安。他每天都往植物身上洒水,但对大范围的干旱来说,这点水只是杯水车薪。
更严重的是,持续的高温干燥,引发了火灾隐患。
一天深夜,林奇被一阵强烈的“灼烧感”惊醒。那感觉来自城市边缘的一片老旧棚户区,那里堆满了易燃杂物,周围种着不少低矮的灌木。他心里一紧,赶紧跑到窗边,远远望去,棚户区的方向果然亮起了火光!
消防车的警笛声很快响起,但棚户区道路狭窄,消防车很难靠近。火势借着风势蔓延,眼看就要烧到旁边的居民楼。
林奇顾不上多想,抓起外套就冲了出去。他骑着共享单车,拼命往火场赶。离得越近,那种植物被灼烧的“剧痛”就越清晰,让他的指尖都在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