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全知全能的权柄,并非没有“困扰”。当体内时空的所有秘密、所有未来、所有可能都暴露在意识中时,一种“了然无趣”的虚无感,曾短暂地笼罩过无限龙蛇的意识核心。
在某个混沌纪元,他尝试“预知”所有化身的命运:哪个会功成名就,哪个会中途陨落,哪个会在红尘中迷失,哪个能最终破界归道……当亿万化身的一生轨迹如同画卷般展开,他忽然觉得,这种“全知”剥夺了演化的“惊喜”。就像提前知道了故事的结局,过程的精彩便打了折扣。
于是,他主动关闭了对部分低阶世界的“未来感知”。在“市井凡俗界”,他不再预知某个小贩的生意兴衰,只是看着他为了一个铜板与客人讨价还价,为了生病的孩子奔走求医,为了意外的收获喜极而泣。这些“未知”的细节,反而让他感受到了比全知更鲜活的“生气”。
他也发现,“为所欲为”的边界,在于“不干涉演化的本质”。有一次,他一时兴起,为“贫瘠荒漠界”降下一场甘霖,让沙漠瞬间化作绿洲。起初,界内生灵欢呼雀跃,以为迎来了神的恩赐。但千年后,由于失去了“在绝境中求生”的压力,该界的生灵逐渐变得懒惰、脆弱,最终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暴中灭绝——这场“善意的干预”,反而扼杀了演化的韧性。
小主,
自此之后,无限龙蛇的“为所欲为”多了一层“克制”。他会在干旱时降下雨水,却会保留一部分土地让生灵学会储水;他会在战乱时化解杀戮,却会留下冲突的根源让生灵学会“和解”;他会在灾难后给予生机,却会让幸存者记住痛苦以避免重蹈覆辙。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让他的权柄不再是冰冷的掌控,而是温润的“引导”。
他渐渐明白,全知的真谛,不在于知晓一切,而在于“选择何时不知晓”;全能的境界,不在于掌控一切,而在于“懂得何时不掌控”。这种觉悟让他的意识核心摆脱了虚无感,在全知全能的权柄中,找到了“自在”的平衡点。
第四章:以界为镜,映照本心
无限龙蛇的体内时空,不仅是他施展权柄的领域,更是一面映照他“本心”的镜子。他的每一次干预,每一个念头,都会在体内时空留下清晰的“道痕投影”,让他得以审视自身的成长与变化。
当他还是个专注于“吞噬与成长”的混沌生灵时,体内时空的法则也带着强烈的“掠夺性”——星辰以吞噬彼此为生,生灵以弱肉强食为道,世界的兴衰只取决于“力量”的强弱。那时的他,运用权柄的方式简单直接:毁灭弱小的宇宙以节省能量,扶持强大的生灵以获取更多演化数据。
随着吞噬的混沌越来越多,大道根源逐渐觉醒,他的本心多了“创造”的维度。体内时空开始出现“共生宇宙”——星辰相互提供能量,生灵彼此依存繁衍,法则的核心从“掠夺”转向“循环”。此时的他,更乐于用权柄培育那些“独特而脆弱”的存在:为一朵只能在绝对黑暗中绽放的花,开辟一片永恒的夜;为一种无法适应重力的鸟,创造一片零重力的天空。
当轮回大道成型,他的本心又融入了“慈悲”与“智慧”。体内时空的法则开始强调“因果”与“平衡”,即便是强大的存在,也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便是弱小的生灵,也能在轮回中获得成长的机会。这时的他,运用权柄的方式愈发内敛:不再直接改变结局,而是在过程中注入“选择”的可能;不再强行塑造秩序,而是引导生灵自己领悟“和谐”的真谛。
如今,看着体内时空那些繁衍生息的世界——有科技与魔法交融的星域,有仙凡共处的国度,有纯粹意识组成的秘境,有遵循原始法则的荒野——无限龙蛇的意识中充满了“圆满”的平和。这些世界的多样性,正是他本心丰富性的写照;这些世界的平衡,正是他大道成熟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