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时空为壤,一念开天
林恩站在智慧圣塔的天穹台上,指尖流转着三教法则融合的归元光轮。下方,巫师大世界的芸芸众生正循着各自的轨迹生活,而他的意识已沉入更深邃的维度——那里,时间是可以折叠的绸缎,空间是能够揉捏的面团,正是开辟“掌中宇宙”的绝佳场域。
“以时间为轴,以空间为架,起!”
随着一声轻喝,他双掌缓缓合十。刹那间,周围的时空泛起如水的涟漪,原本恒定流逝的光阴开始出现褶皱:过去的光影(如洪荒仙域的古老战场、巫师大世界的建塔之初)与未来的幻象(如千年后的繁华城池、星界的未知疆域)在他掌心交织,形成一道螺旋状的“时空脐带”。这脐带的一端连着现实世界的法则根基,另一端则延伸向他意识构筑的“混沌奇点”。
空间的变化更为直观。以他掌心为中心,方圆十里的虚空开始向内坍缩,却又在坍缩的同时向外膨胀——这看似矛盾的状态,正是宇宙诞生之初的“暴胀”奇观。空气中的分子被拆解为最基本的粒子,光线在扭曲的空间中走成曲线,最终凝结成一颗米粒大小、却蕴含亿万星辰质量的光点。
“这便是‘掌中宇宙’的胚胎。”林恩凝视着掌心的光点,眼中倒映着它内部涌动的时空能量,“洪荒仙域的神通讲究‘天地在手’,佛国世界追求‘一芥子纳须弥’,而我这宇宙,既要有时空演化的严谨,又要有万法自生的灵动。”
他屈指轻弹,将从洪荒带回的“混沌之气”注入光点。那气息遇时间则分化为“过去、现在、未来”三股流,遇空间则化作“长、宽、高”三维轴,瞬间让光点有了“形”的轮廓。紧接着,他引动自身的归元光轮,道韵的柔和、佛光的沉静、魔气的锐进如同三种颜料,在光点内部勾勒出最初的法则脉络——这一步,他借鉴了佛门“拈花一笑”的顿悟,无需刻意设计,只凭“万法同源”的直觉引导。
三天三夜后,当第一缕“掌中日光”从光点中迸发时,林恩的掌纹已化作这方宇宙的星图:生命线对应着时间长河,智慧线铺就空间网络,感情线则成了连接万物的因果之链。
第二章:佛国初显,万佛朝宗
掌中宇宙的演化遵循着“先有法则,后有万物”的路径。当时间轴稳定在“现在”这一刻,空间三维也固定成形,林恩便开始着手构建“佛国世界”的核心——这不是简单的寺庙集群,而是将佛门“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的理念,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天地。
他对着掌心轻诵从西方圣境悟得的“卍字真言”。随着真言落下,宇宙中心的光点轰然炸开,却没有化为碎片,而是绽放出亿万朵金色莲花。每一朵莲花都托着一座微型佛国:有的佛国里,佛陀坐在菩提树下讲经,声音化作甘霖滋养大地;有的佛国里,菩萨手持净瓶,挥洒的甘露能净化一切执念;还有的佛国里,罗汉们以武证道,拳脚间却带着“止戈为武”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