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封神之路,机械之神

“锻造之神不看种族,只看造物。”伊格纳茨在盟约里写下这句话,将机械联盟扩展到包含人类、矮人、地精甚至部分觉醒的构装体。地精工程师用他的“模块化设计”造出会自己维修的采矿机,矮人铁匠将“神性钢”与秘银融合,锻出能斩断魔法的战斧,这些成果反哺着他的神性——每当一件改变世界的造物诞生,识海的神性就多一分重量。

第30年,他在齿轮堡地下建成“万机殿”,殿内陈列着百年来的标志性造物:第一台钢铁守卫的残骸、能计算星轨的青铜仪、用活木与金属嫁接的永动水车……最中央是座透明的晶柱,里面封存着他的十点神性,像十颗旋转的齿轮,散发出让金属共鸣的低频嗡鸣。

有祭司建议为他塑神像,却被拒绝:“我的神像是每台好用的机器,是每个工匠掌心的老茧。”话落,晶柱突然射出光束,在殿顶映出无数正在工作的机械,信徒们见状纷纷跪拜,那一刻,伊格纳茨的神火首次出现了金色的焰心——信仰之力已足够支撑半神之躯。

他开始不老不死。看着曾经的弟子化作骨灰,看着机械联盟的版图覆盖半块大陆,看着沙漠变成良田、冰原通了铁路,识海里的神性齿轮转得愈发平稳。偶尔回到落锤镇,当年的淬火池已变成信徒朝圣的“源火池”,池底的蓝光仍在跳动,像在提醒他:一切始于那声最初的“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章 齿轮与神性的博弈(第51年-第80年)

“他们说你要取代魔法女神。”银月城的老法师拄着星铁杖,站在万机殿前,杖头的水晶映出漫天飞行的机械信使。彼时机械联盟的“蒸汽飞艇”已取代传统飞毯,“计算齿轮”让占星师的预言准确率提升七成,连神殿都开始用机械钟计时。

伊格纳茨正在调试一台“神性锻炉”,炉内跳动的不再是凡火,而是他分出的一缕神火火苗。“魔法是流动的风,机械是凝固的诗。”他夹起一块通红的神性钢,锻锤落下时,周围的机械突然集体发出致敬的嗡鸣,“我只是给世界多一种选择。”

冲突终究爆发。保守的魔法议会认为机械联盟“用冰冷的齿轮扼杀自然灵性”,在边境竖起魔法屏障,禁止机械造物通行。伊格纳茨没有动武,只是让信徒在屏障外建造“奇迹工坊”:用机械臂栽培的高产作物长得比魔法催生的更茁壮,齿轮传动的灌溉系统让干旱区的收成翻倍,甚至有魔法师偷偷跨过屏障,来学习如何用“符文引擎”增强法杖威力。

“信仰不是靠禁令维系的。”他在《机械圣典》里写下新的教义,“让每个用锄头的农夫、织布的妇人都能感受到造物的善意。”于是,联盟推出了“平民造物计划”:简化版的齿轮工具包走进千家万户,农妇能用机械纺车同时织出三种花纹,孩子可以组装会算数的木质机器人,连乞丐都能靠修理废弃机械换取食物。

这些琐碎却温暖的改变,让“实用之神性”衍生出“普惠之神性”。第60年的信徒普查显示,机械联盟的追随者中,80%是从未接触过魔法的普通人。当伊格纳茨在识海点亮第十一点神性时,万机殿的晶柱突然投射出他的虚影,悬浮在各大城市上空——那不是威严的神像,而是个蹲在铁匠铺里的老人,正耐心教孩子如何敲打马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