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知识熔炉的火焰(41-50岁)
在议会的典籍库里,伊格纳茨找到了《星铁编年史》的残卷。泛黄的羊皮纸上画着奇怪的锻炉,注释写着“以星核为炭,以太极为火,可熔万物”。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三天三夜,突然冲出典籍库:“我要造一座‘世界熔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想法在议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保守派认为“干涉世界本源太过危险”,革新派则兴奋地提供了各地的稀有矿石样本。伊格纳茨带着弟子们走遍大陆,在北极冰原采集了“永冻之铁”,在火山深处挖来了“炼狱之铜”,甚至冒险潜入深海,从沉船里捞起了“潮汐之银”——这些金属各带着世界不同角落的“记忆”。
第四十七年,世界熔炉在万法议会的广场上落成。炉体高百米,炉心嵌着那块记录了四十亿年记忆的星铁,炉壁则由千种矿石拼接而成,从最普通的铁矿到罕见的龙鳞钢,每一块都刻着“共鸣符文”。当伊格纳茨注入第一缕魔力时,炉壁的矿石突然亮起,像无数星辰在燃烧——那是世界诞生以来所有金属的回响,汇集成了一首无声的史诗。
“世界熔炉”能做什么?它能将沙漠的黄沙锻造成蕴含绿洲记忆的水晶,能把旧时代的兵器重铸成记录战争的史诗金属,甚至能让两块不同大陆的矿石“对话”,揭示板块漂移的秘密。有次,一位失去记忆的老法师将随身的锡杖放进熔炉,出来的杖头竟浮现出他童年的画面——原来锡杖是他母亲留给他的,里面藏着被遗忘的母爱。
伊格纳茨的头发渐渐花白,但敲打的节奏从未变慢。他在熔炉旁建了间铁匠铺,来求助的人络绎不绝:农民想让锄头记住最肥沃的土地,诗人希望钢笔能捕捉风中的灵感,连国王都送来王冠,想知道先祖建国时的誓言。每次锻造,他都会问:“你想让它记住什么?”
五十岁那年,议会为他举行了“奥术大师”的授勋仪式。当议长将星铁勋章别在他胸前时,伊格纳茨突然转身走向世界熔炉:“真正的大师,是那些会说话的金属。”他从炉子里取出一块刚锻好的铁坯,上面清晰地印着大陆的轮廓,“你看,这块铁记得所有山的高度,所有海的深度,而我们只是倾听者。”
七、无尽回响(50岁以后)
伊格纳茨的晚年几乎都在世界熔炉旁度过。他不再追求更高阶的法术,转而教年轻人“倾听”金属的语言。“别用魔杖指它,”他握着一个孩子的手,轻轻放在铁矿上,“用掌心贴紧,感受它的呼吸——每块铁都在说自己的故事。”
他的弟子们遍布大陆,有的用“共鸣锻造术”修复了古老的遗迹,有的靠“矿石语言”找到了新能源,最年轻的弟子甚至发明了“金属日记”,让普通人也能把回忆封存在银饰里。伊格纳茨看着这些成果,总会想起落锤镇的淬火池——那些最初的蓝光,如今已化作照亮世界的星火。
七十五岁那年,他最后一次走进世界熔炉。弟子们看到炉体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里面飘出无数银色的丝线,像把整个世界的记忆都织成了网。当光芒散去,炉心的星铁上多了一行字:“万物皆有回响,倾听即永恒。”
后来,万法议会在熔炉旁立了座雕像:一位老法师蹲在铁砧前,耳朵贴着铁块,手里的锤子停在半空,仿佛正听见什么秘密。雕像的底座刻着那句话,来往的法师都会摸一摸底座的铁矿——据说,心诚的人能听到来自落锤镇的淬火声,那是奥术最初的心跳。
而在银月城的老铁匠铺里,总有个孩子蹲在淬火池边,指尖跟着蓝光起落。他不知道,自己正踩着一位大师的脚印,走向另一片无尽的知识星海。世界的回响,从来都在等待新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