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东有座荒废的园林,叫听雨轩。园子荒了三十多年,唯独书房里挂着一幅古画,画的是个抚琴的仕女。说也奇怪,这画历经战乱却不腐不蛀,画中人的眉眼始终清晰如初。
老辈人说,这画是明代仇英的真迹,画中人是当年苏州第一才女苏芷柔。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却红颜薄命,十八岁就香消玉殒。更奇的是,每逢雨夜,园子里就会响起琴声,那调子凄清婉转,听得人心里发酸。
那琴声邪性,看园子的老徐头常说,听着听着,就好像能看见画里的人活了过来,在月下抚琴。
这年梅雨季,美院来了个研究生陆明远,专攻古代书画鉴定。他听说听雨轩的传说,非要去看个究竟。
陆同学,那园子去不得啊!指导教授连连摆手,去年有个收藏家想出高价买那幅画,第二天就突发急病,现在还在医院躺着呢。
明远不以为然:老师,咱们要相信科学。那些传说,多半是后人附会。
他带着测量仪器和相机,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推开了听雨轩吱呀作响的木门。
园子里荒草萋萋,亭台水榭破败不堪,唯有那间书房还算完整。推门进去,迎面就看见那幅古画悬在正中。画中仕女低眉抚琴,衣袂飘飘,仿佛随时会从画中走出来。
明远架好设备,开始仔细勘察。画绢保存得出奇地完好,颜料历经数百年依然鲜艳。最奇的是画中人的眼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在注视着你。
这画工真是神了...明远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转头望去,只见香案上不知何时多了个香炉,三炷清香正袅袅生烟。
有人吗?明远喊道。
没有回应,只有雨打芭蕉的声音。
天色渐暗,明远决定在书房过夜。他在角落里铺开睡袋,借着烛光整理白天的数据。就在他昏昏欲睡时,一阵清越的琴声突然响起。
是《高山流水》!
明远一个激灵,循声望去。只见那幅古画前,不知何时坐了个月白裙衫的女子。她的手指在虚空中轻抚,仿佛在弹奏一架无形的古琴。
芷柔小姐?明远试探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