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那咱们就静下心来,好好讲讲这第十二个故事——。

这个故事,关乎死亡的体面,也关乎活人的胆量和孝心。

在咱们这儿,给死人穿寿衣,是个极其讲究、也极其考验人胆量的活儿。老人咽气后,身子还没完全僵硬,要趁热乎赶紧把寿衣穿上,这叫“穿装裹”,穿得晚了,或者穿得不顺当,老辈人说,死者到了那边会不舒服,甚至对家里人也不利。

这事儿出在咱们屯子北头的齐家。齐老爷子七十三,是个坎儿,没熬过去,夜里走的。齐家两个儿子,老大齐福厚道,老二齐禄精明。老爷子咽气后,齐福赶紧去请了屯里懂行的老董婆来主持穿寿衣。

老董婆来了,先看了看老爷子的脸色,又摸了摸手脚,脸色就有点凝重。她把齐福、齐禄叫到外屋,压低了声音说:“老爷子这口气……咽得不太平,心里怕是还有事儿没放下。这‘装裹’不好穿,你们兄弟俩,得有个至亲骨肉在旁边‘搭把手’,帮着扶一把,稳着点,不然衣裳套不上去。”

这“搭把手”的意思,就是得有一个儿子,亲手去触碰老爷子正在逐渐变冷变硬的尸身,配合着老董婆,把寿衣一件件给穿上。

齐福一听,脸就白了,他天生胆子小,看见死人就腿肚子转筋。他哆嗦着看向弟弟齐禄。

齐禄眼珠子一转,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他倒不是多怕死人,他是觉得这事儿晦气,沾了死人气,怕影响他刚有点起色的小生意。他往后缩了半步,推脱道:“哥,你是长子,这……这理应由你来啊。我……我笨手笨脚的,怕弄不好,惊扰了爹。”

齐福看着弟弟躲闪的眼神,又看看里屋炕上直挺挺的老爹,心里又是怕,又是悲,还有一股说不出的凉。他知道弟弟是指望不上了,咬了咬牙,对老董婆说:“董婶,我来。”

老董婆看了齐禄一眼,没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准备停当,齐福深吸一口气,跟着老董婆进了屋。屋里点着长明灯,光线昏暗,老爷子那张僵硬的、带着一丝未散愁容的脸,在灯影下显得格外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