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远把昨晚的经历说了。老文书听后,长叹一声:你们看见的,大概就是苏家那位少奶奶了。

她......她真是自杀的?小李颤声问。

老文书摇摇头,压低声音:这事在镇上是个忌讳。我爷爷那辈人说,那位少奶奶不是自杀,是被苏家人害死的。就因为她思想新潮,不守妇道,坏了苏家的名声。

那她的脸......

听说她死的时候,脸被划花了,是不让她的魂魄认路回来报仇。老文书说,这宅子空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怨气太重。你们还是快走吧,别再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省城后,陈明远把在老宅拍摄的照片洗了出来。诡异的是,所有照片上都有一个模糊的白影,尤其是在西厢房和古井附近拍的那些。更可怕的是,在一张拍摄院子的照片上,他们清楚地看到一个穿着旧式衣裙的女子站在井边,脸上空白一片。

自那以后,陈明远再也不敢接与老宅有关的项目。而他的学生小张,更是病了好长一段时间,总说梦见一个没有脸的女子在井边梳头。

三年后,古镇搞旅游开发,苏家老宅被列为重点修复对象。施工队进驻的第一天,工人在后院古井里打捞出了一具白骨。白骨的手腕上戴着一只金镯子,经鉴定,确实是民国初年的物件。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白骨的旁边,还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盒子里装着一本日记,是那位苏家少奶奶写的。日记的最后几页,字迹潦草地记录了她的恐惧——她发现丈夫在外面欠下巨额赌债,打算把她卖给债主抵债。她试图逃跑,却被囚禁在西厢房。最后一页只有一行字:今夜他们将动手,我宁可死......

真相大白,镇上哗然。原来所谓的不守妇道,不过是苏家为了掩盖罪行编造的谎言。

镇政府在老宅为这位不幸的女子立了个牌位,请来僧人做了七天法事。说也奇怪,自那以后,老宅再也没传出什么怪事。修复完成后,这里成了古镇的一个旅游景点,每天游人如织。

只有那些知道内情的老镇民偶尔会议论:难怪怨气那么重,原来是含冤而死啊。

陈明远教授后来也带着家人去参观过修复后的苏家老宅。阳光下的宅院明亮整洁,再也感受不到当年的阴森。但在经过西厢房时,他仿佛又听见了那若有若无的哼唱声,哀婉凄清,如泣如诉。

那老宅的魅影,不是鬼怪,是百年不散的冤屈。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怨气自然也就散了。 只是那段被时光掩埋的悲剧,依然在古镇的记忆里,留下了一道淡淡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