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随着他的话语渐渐淡去,化作细碎的光点消散在空气中,留下一种奇异的宁静。
穆婉茹的目光被角落里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那是一个小女孩,约莫五六岁,有着地球孩童特有的、圆溜溜的、像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清澈得能映出头顶模拟星环的光影。然而,从她蓬松的黑色卷发中,俏皮地探出一对尖尖的、覆盖着细密银色绒毛的耳朵——那是织女星人的显着特征。她怀里紧紧抱着一本明显是手工制作的绘本,封面用稚嫩却充满灵气的笔触画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地球熊猫,正用它毛茸茸的爪子,与一只浑身散发着柔和星芒、长着长耳朵的织女星“星绒兔”手拉手,背景是交融的地球蓝色和织女星紫色。
穆婉茹的心瞬间柔软得不可思议。她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小女孩齐平。地面微凉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她伸出手,指尖带着常年接触古籍和星图仪器的微茧,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小女孩柔软的、带着婴儿肥的脸颊,然后滑过那对可爱的尖耳朵,绒毛的触感异常细腻。
“姐姐,”小女孩仰起脸,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穆婉茹,声音清脆得像水晶碰撞,“我妈妈告诉我,我是‘地球和织女星的第一个吻’。”她顿了顿,似乎在努力回忆更复杂的词句,“我爸爸说,我是‘星河送给未来的礼物’。那……”她的小眉头微微蹙起,带着纯真的困惑,“那我到底是谁呢?”
这个问题,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心,在穆婉茹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她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日夜,不同星球的学者在《宇宙共生史》编纂会议上争论不休的宏大命题,此刻被一个孩子用最纯净的语言问了出来。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张开双臂,将小女孩整个儿搂进怀里。小女孩的身体小小的、软软的,带着儿童特有的奶香和一丝星际旅行后沾染的、类似臭氧的味道。穆婉茹的下巴抵着小女孩毛茸茸的发顶,能感受到她尖耳朵在布料上轻轻蹭动的触感。
“宝贝,”穆婉茹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笃定,“你不是‘第一个吻’,也不是‘礼物’那么简单。你是所有文明交汇时,那个最珍贵的‘我们’。你是‘共生’这个词,所能找到的,最温暖、最鲜活的答案。”她感到怀里的小身体似乎放松下来,更紧地依偎着她,像找到了归巢的雏鸟。
星环学院的共生课堂
午后,织女星柔光模式开启,整个星环学院笼罩在一片如梦似幻的淡紫色光晕中。在“跨星际文化实践课”的环形阶梯教室里,星辰作为高年级助教,正指导着新入学的地球与织女星混血新生们进行一项基础实验。空气里弥漫着植物汁液的清甜和星核能量导管散发出的、类似雨后臭氧的微凉气息。
讲台中央,并排放着两盆截然不同的植物。左边是地球的水稻,翠绿的叶片挺拔,带着泥土的朴实气息;右边是织女星的“月光米”,它的叶片呈现出半透明的银白色,边缘镶嵌着极细的、流动的蓝色光丝,如同凝结的月光,散发着清冷幽香。两盆植物的根系并未直接接触土壤,而是各自延伸进一个透明的营养基槽。一根由特殊晶体构成的导管连接着两个基槽,导管内部,淡蓝色的、如同液态星光的能量流正缓慢而稳定地脉动着,发出几乎听不见的、极低频的“嗡鸣”。
“同学们,集中注意力,”星辰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修长的手指指向导管中流淌的淡蓝色光芒,指尖在光线下近乎透明。“看这里,能量的流动。注意观察能量流的强度变化和色彩细微的深浅波动。”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他们瞳孔的颜色各异,映照着导管的光芒。“当两种植物通过星核能量产生深层共振时,它们并非在争夺,而是在分享。地球水稻的生命力,那种向阳而生的坚韧,通过这能量流,滋养着月光米对星光的渴求;而月光米吸收转化的纯净星能,又反过来温润水稻的根系,让它更加强壮。它们共享着能量,也共享着生存的空间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