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毕业离校

女生们尤其感性,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擦也擦不干。

男生们则用力地拍着彼此的肩膀,说着“以后常联系”、“混好了别忘了兄弟”之类的话,试图用豪爽掩盖伤感。

詹晓阳看着这一切,心情复杂。他虽然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但身处这浓郁的离别氛围中,依然被深深感染。

他想起了前世自己毕业时的情景,也是如此的不舍与迷茫。

而这一世,作为送别者,他更深刻地体会到,毕业不仅仅是一场庆祝,更是一次青春的散场,是一次对熟悉生活的告别和对未知未来的奔赴。

他知道,眼前的师兄师姐们,从此将天各一方,许多人可能此生再难相见。

校园里的这段青春岁月,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纯净、最珍贵的回忆。

连续两天,詹晓阳他们都穿梭在毕业离校的喧嚣与伤感中,送走了一位又一位熟悉的或仅有几面之缘的同乡师兄师姐。

直到周四,校园才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93级的毕业生们几乎全部离校了。热闹了半个多月的校园,仿佛一下子空荡、安静了许多。

毕业的喧嚣过后,期末考试的紧迫感如同潮水般迅速淹没了95级的每一个学生。

各科老师开始利用一切时间划重点、讲题型、发复习提纲。

课堂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自习课上,再也看不到交头接耳或看闲书的景象,每个人都在埋头背诵、刷题、整理笔记。

图书馆和教室自习室人满为患,一座难求。晚上熄灯后,很多宿舍里还亮着手电筒的光,那是有人在挑灯夜战。

詹晓阳也收起了所有心思,全力投入到复习中。

他虽然有前世的底子,但很多专业知识早已遗忘,必须重新捡起来。他给自己和刘小惠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泡在图书馆或教室里,系统性地梳理各科知识点。

刘小惠也很用功,但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解剖学和药理学感到头疼,经常背得头晕眼花。詹晓阳就耐心地给她讲解难点,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帮助她记忆。

南春桥头的小屋,暂时失去了往日的温馨惬意,变成了另一个自习室。

书桌上堆满了课本、笔记和复习资料,两人经常学习到深夜。

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詹晓阳才会泡杯热茶,帮刘小惠按摩一下酸胀的太阳穴,说几句鼓励的话。

考试前的最后几天里,学习委员许文珊记录着哪天哪节课是授课老师的最后一节课,然后她代表班级给老师们一一送花,全体同学们也是板板正正的向老师鞠躬致谢。

这分明也是一场毕业一场离别。

因为下个学年度要重新开的都是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