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过后,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村边那座老石桥。桥身已因年久失修从中间断裂,无法通行,但连接村子的这一半还算完整。
站在桥头望去,桥下的小溪水量已大不如前,只剩浅浅一洼,再也见不到记忆中潺潺流淌的景象。
这里,曾是他和玩伴们童年最大的乐园。炎炎夏日,他们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打闹,摸鱼捉虾;黄昏时分,在桥洞下玩捉迷藏;甚至还会偷偷从地里扒来番薯,在岸边用石头垒灶烤得香气四溢……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简单却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
山里的孩子没有城里五花八门的公园,这片天然的山水便是他们最广阔的游乐场。
一阵凛冽的北风猛然刮过,吹得枯草簌簌作响,也将詹晓阳从温暖的回忆中拉回现实。
气温比昨天更低了,寒意刺骨。他裹紧了身上厚厚的棉服,跺了跺有些冻僵的脚,心想:这重生后第一个春节,真是冷得刻骨铭心。太冷了,还是赶紧回家吧。
小主,
家里已是宾客满堂。父亲的老友、与母亲交好的邻居婶子、嫂子们,都来拜年串门了。
堂屋里烟雾缭绕,茶香四溢,充满了欢声笑语。
詹晓阳立刻换上热情的笑容,融入这热闹的氛围中,熟练地给叔伯们敬烟,给婶嫂们派发小红包,和大家互道新年祝福。大家看到他落落大方的样子,更是交口称赞。
初一的中午饭比较简单,通常是喝点早晨剩粥热成的香粥,再吃些橘子、糖果点心。
饭后,詹晓阳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电话旁,拨通了刘小惠家的号码。虽然他还未正式向家人挑明与刘小惠的关系,但既然在刘家已被“点破”,他也就没什么好刻意回避的了。
电话很快接通,是刘小惠接的。两人互相拜年,问候家中长辈,说的都是再寻常不过的话。
但就在通话间隙,詹晓阳用手指,在话筒上轻轻、却清晰地敲了一下——“嗒”。
电话那头的刘小惠瞬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她带着笑意的、心领神会的声音:“收到啦!加倍回你!”
接着,听筒里传来“嗒、嗒”两声轻响。
詹晓阳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心中漾开一圈暖意。这是只属于他们俩的小暗号,一声“我想你”,两声“加倍想你”。在这喧闹的节日里,这简单的信号,却比千言万语更让人心动。
午后,詹晓阳感到有些困倦,但按照老家习俗,大年初一是不能午睡的,否则会预示着一年都懒散。
他只好强打精神,又踱步到了围楼前的楼坪上。此时这里比早晨更加热闹,许多乡亲聚在一起“玩宝”——这是一种用骰子进行的简单博彩游戏,大过年的,人们更愿意用这个吉利的说法。
以前多是男人们参与,现在连半大的孩子也围成一圈,玩着一种骰子上刻着葫芦、八卦、鲤鱼等吉祥图案的博戏。
詹晓阳没有参与,只是站在外围饶有兴致地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放松和投入,吆喝声、欢笑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生动的市井气息。
他乐于见到这样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这才是真实、热闹的乡村新年。
初一的“正餐”依旧在下午三点多开始,菜肴和除夕一样丰盛,鸡鸭鱼肉俱全。饭后,拜年的流程再次启动,和除夕傍晚一样,走访叔伯亲邻,这叫“有头有尾”,寓意有始有终,圆满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