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庄的清晨总裹着几分薄凉,可今日的日头格外慷慨,透过院中的老梧桐叶,筛下细碎的金斑,落在萧承斜倚的藤椅上。他指尖夹着片刚落下的枯叶,漫不经心地捻转着,周身没有半分僵尸该有的阴寒,日光于他而言,反倒像层暖融融的薄纱。
“大人,刚蒸好的绿豆糕,您尝尝?”蓝盈端着个白瓷碟走过来,裙摆扫过院角的青草,连脚步声都带着鬼物特有的轻飘。碟子里的绿豆糕泛着莹润的浅黄,上面还撒了层细细的桂花碎,甜香顺着风飘散开,勾得人鼻尖发痒。
萧承睁开眼,目光落在瓷碟上,淡淡应了声“放着吧”。他刚要抬手去拿,一道小小的绿影突然从石桌下钻了出来,是小菊妖——翠绿的茎秆撑着两片圆叶,顶端的嫩黄花瓣轻轻晃着,凑到石桌旁,用花瓣蹭了蹭萧承的手腕,像是在讨食。
“你倒会凑趣。”萧承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笑意,指尖捏起一小块绿豆糕,轻轻放在小菊妖身前的石面上。小菊妖的茎秆微微弯下,像是在“鞠躬”,随后便用叶片小心翼翼地裹住绿豆糕,一点点往自己的根须旁挪,模样憨态可掬。
红嫣从屋里出来,手里攥着个锦盒,见此情景忍不住笑道:“这小东西,还真是黏人。”她走到石桌旁,将锦盒打开,里面躺着那颗赤焰妖王的妖丹,此刻正泛着淡淡的红光,灵气比昨日更盛,“大人,赤焰的妖丹我又炼化了一成,魂力确实稳了不少,照这个进度,不出半月,应该就能摸到鬼王的门槛了。”
“别急。”萧承抬眼扫了眼妖丹,语气平静,“妖丹里的戾气没散透,强行炼化容易伤了根基,每日炼化一成便够了。”
“属下记着了。”红嫣连忙应下,小心翼翼地将锦盒收好。她刚要再说些什么,院墙外忽然传来一阵翅膀扑扇的声音,墨羽的身影从空中落下,落在萧承的藤椅扶手上,爪子上还抓着个油纸包。
“大人,黑羽妖王让人送的酒到了,还有您要的酱牛肉。”墨羽将油纸包放在石桌上,抖了抖翅膀上的风,“黑羽还说,赤焰山的小妖已经清点完了,愿意归顺的有八十七个,不愿的都驱去了湘潭省边境,让您放心。”
萧承点头,伸手打开油纸包,酱牛肉的浓香瞬间漫开。他拿起一块,递到墨羽面前:“赏你的。”墨羽眼睛一亮,立刻啄过牛肉,飞到梧桐枝上,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时不时抬头望一眼萧承,模样格外乖巧。
蓝盈给萧承斟了杯酒,看着他慢悠悠地品酒,忍不住问道:“大人,九叔他们已经走了四天了,您说秋生和文才那两个性子,会不会在酒泉镇惹出什么乱子?”
“有九叔在,乱不了。”萧承端着酒杯,目光望向远处的任家镇方向,语气平淡,“倒是墨龙,没了约束,怕是要把酒泉镇的山林翻个底朝天。”
这话刚落,墨羽便从枝头上探出头,附和道:“可不是嘛!我昨天飞过去传信,还看见墨龙缠着阿星,要跟他比谁能更快爬上山顶,结果把人家山里的野兔窝都给撞翻了,阿瑶姑娘追着他骂了半座山!”
几人正说着,院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是黑羽妖王派来买酒的两个小妖——一个是跑得快的兔妖,一个是擅长辨路的狐妖,此刻正提着两个酒坛,躬身走了进来。
“大人,醉仙楼的新酿买来了,掌柜的说这酒要温着喝才够味,特意送了包桂花干,让您泡在酒里。”兔妖将酒坛放在石桌上,双手递过一小包桂花干,语气恭敬。
萧承接过桂花干,打开闻了闻,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他刚要说话,狐妖忽然皱了皱眉,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大人,属下刚才回来的时候,看见任家镇口来了两个道士,穿着陌生的道袍,手里拿着罗盘,好像在打听义庄的位置,还问起了……问起了您的名字。”
这话一出,红嫣和蓝盈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红嫣上前一步,眼底闪过一丝厉色:“什么来路的道士?敢打听大人的消息,是活腻了?”
“属下没敢靠太近,只听见他们提了句‘清山观’,好像是从南边来的。”狐妖连忙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忌惮,“看他们手里的法器,像是有些修为,而且眼神不善,不像是来拜会的。”
萧承指尖的桂花干顿了顿,语气依旧平静,却多了几分冷意:“清风观?难不成和上次的道士是一起的?倒是敢来湘潭省的地界上多事。”他抬眼看向蓝盈,“你去镇口看看,别打草惊蛇,摸清他们的底细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