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他严厉地指出。
刘备点头,表示认同刘协的安排。
于是,刘协举起案桌上的金玉毛笔,沾上墨水,挥毫泼墨,迅速拟出一份圣旨。
随即,他以传国玉玺盖章。
“你拿此圣旨,去廷尉府要人。”
刘协将圣旨交给吕布。
吕布恭敬地接过圣旨,心知肚明——廷尉大牢里的那些兖州士人子弟,无人可救。
邺城的廷尉府邸位于城东,满宠正在大殿之上。
他审视着突然闯入廷尉府的吕布,“温侯,你带这么多人来廷尉府上,究竟有何贵干?”
面对吕布的突然到访,满宠心生疑惑,直觉告诉他可能有大事发生。
他坚持职责,“有罪之吏,罪名必须由廷尉府定夺。”
他开口表明立场。
吕布早已料到满宠的反应,因此并不废话,直接取出圣旨给他。
满宠迟疑地接过圣旨,打开后看其内容,震惊不已。
他知道一旦执行这道圣旨,邺城必将发生一场血腥的杀戮。
面对满宠的震惊,吕布冷声询问:“廷尉难道要质疑陛下与皇叔的决定吗?”
满宠自然不敢质疑刘协和刘备的决定,他领旨,但仍有话要说。
满宠恭敬地接受了圣旨,但心中却充满了忌惮。
他向吕布传达了皇帝的命令,陛下与皇叔要求廷尉府无条件配合温侯的行动。
满宠表示,如果不相信这是出自圣旨的命令,因为传国玉玺大印并未在上面显现。
他担忧这样的行动,等于要对兖州涉案的士人进行彻底的清除,这可能会导致兖州的动荡。
他认为可以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分批处理,而不是雷霆之势一次性全部斩杀。
吕布却对此表示不屑一顾,认为所谓的动荡也得能够动起来才行。
他询问牢中的罪犯审讯得如何,满宠告诉他,此次涉案的官吏极多,在廷尉府大牢关押的吏员就超过百人,还未细算在兖州境土内各郡各县被逮捕入狱的官吏。
已经有人画押认罪,也有人还在顽固抵抗。
吕布追问那些不愿画押的人证据是否确凿,满宠表示兖州债券资金的统计根本经不起推敲,但需要他们画押后才能定罪。
吕布却粗暴打断他的解释,强调只要证据确凿即可,无需他们亲口认罪,并直接推到菜市口砍头。
对此满宠坚持表示,虽然温侯可以杀他们,但必须等到廷尉府定罪之后。
因为这样的流程不通,他知道吕布的行为是逾越之举。
吕布对流程显得不耐烦,质问满宠流程是否大于圣旨,强调普天之下朝廷说了算而非流程。
满宠坚持流程的重要性,强调其是朝廷制定的规则。
吕布不予理会,直接决定带走特定的人犯,并且派人去地牢取罪犯。
在第二天早晨,邺城因为吕布被袭杀的消息和兖州债券资金被私吞的案件引发民众愤慨。
民众情绪高涨,对兖州世家进行抨击,认为他们企图腐朽朝廷。
吕布的行动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尽管还没到执行 ** 的时间,但监斩现场已经沸腾起来。
现场人头涌动,刽子手们准备执行斩首,而四周的酒楼茶肆则被达官显贵们占据。
人们都在密切关注着这次朝廷的行动。
他们究竟会不会采取切实措施,惩罚真正的罪犯,还是只是找替死鬼来草草了事,进行一次象征性的斩首示众。
今日监斩仪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临近正午时分,一声长啸宣布仪式开始。
甲士们押解上百辆囚车,每辆囚车内都坐着曾经显赫一时的官吏。
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员,如今变成了落魄的囚犯,被百姓们围观并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