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富察仪欣11

江福海倒吸一口凉气,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接过瓷瓶,小心翼翼地藏进指甲缝里——这是宫中老太监们惯用的藏毒之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那天起,剪秋日日守在承乾宫外。清晨露水未干时,她就已经站在宫墙的阴影里;正午烈日当空,她依旧纹丝不动;直到夜幕降临,承乾宫的宫灯次第亮起,她才拖着僵硬的双腿离开。

可是皇上哪里会给她这个机会。自打上次被华妃在饮食中下药后,雍正就对后宫的安全格外上心。这次宸妃诞下祥瑞之兆的龙凤胎,更是让皇帝龙心大悦,同时也更加警惕。

雍正亲自下令,将承乾宫守得铁桶一般。大内侍卫分作三班,日夜不停地巡逻;所有进出承乾宫的宫人都要经过严格盘查;便是每日的膳食,也要经过三道检验才能送到宸妃面前。用皇上的话说,那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承乾宫围个水泄不通。

这日黄昏,剪秋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承乾宫的小太监提着食盒匆匆出门,宫门虚掩了一条缝。她正要上前,却忽然被两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侍卫拦住。

剪秋姑娘,领头的侍卫面无表情,皇上有旨,闲杂人等不得靠近承乾宫。

剪秋强作镇定:我是奉皇后娘娘之命,来给宸妃娘娘送些补品。

侍卫冷笑一声:姑娘还是请回吧。皇上有令,便是皇后娘娘亲自来了,也要先通传。

剪秋心知今日难以成事,正要转身离开,却忽然感觉手腕一紧。另一个侍卫已经反剪住她的双手,在她指甲缝里搜出了那个小瓷瓶。

这是什么?侍卫厉声喝问。

剪秋面色惨白,却咬紧牙关不肯开口。

消息很快传到养心殿。雍正正在批阅奏折,听闻此事后,朱笔在折子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痕。

果然是她。皇帝的声音冷得像冰,朕还没去找她,她倒先动手了。

苏培盛跪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伺候皇上多年,从未见过皇上如此震怒。

传朕旨意,雍正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将景仁宫所有宫人押送慎刑司,严加审讯。

这一夜,慎刑司的灯火彻夜未熄。惨叫声、求饶声、刑具碰撞声此起彼伏,让路过的人都毛骨悚然。剪秋被绑在刑架上,身上已是血肉模糊,却依然不肯招供。

姑娘这是何苦呢?慎刑司的太监捏着她的下巴,早点招了,也少受些罪。

剪秋啐出一口血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就在这时,江福海被拖了进来。这个在宫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太监,到底不如剪秋硬气,几轮刑罚下来,就把知道的全招了。

皇上早就想收拾皇后了。这些年来,宜修的所作所为,他并非全然不知。只是碍于太后的情面,一直隐忍不发。太后虽然不是他的生母,但自幼抚养他长大,这份母子之情,他始终记在心上。

更让雍正不满的是,宜修身为皇后,却从来不懂得如何与宗亲大臣的福晋夫人们相处。每逢年节,命妇们递牌子请安,她总是推三阻四;宗室宴饮,她也总是摆着皇后的架子,从不肯与众人亲近。这使得原本就与满族八大姓不太和睦的关系,更加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