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仿佛又沉浸在梦境之中,语气带着几分向往:“村民们将鲜切的肉片薄如蝉翼,投入红汤之中,一涮即熟,入口麻辣鲜香,暖意从舌尖直透四肢百骸。
又将脆嫩的菜蔬、肥厚的菌菇、雪白的豆腐投入清汤,烫熟后蘸着调好的酱料,清甜爽口,解腻又开胃。
众人围坐一团,边涮边谈,有老人讲着山中趣事,有孩童追逐嬉戏,还有异族商人与村民讨价还价,热闹非凡,那份团聚的暖意,让儿臣醒后仍觉唇齿留香,心中念兹在兹。”
胡亥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插话:“二十二弟,竟有这般奇特的吃法?
既能吃辣,又能吃鲜,听着就让人嘴馋!”
赢欣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儿臣梦中还见,巴蜀之地食材丰饶。
山中多珍菌、竹笋,溪流里有鲜鱼、虾蟹,农户家中养着肥猪、家禽,田间种着各色菜蔬,恰好适配这铜锅的吃法。
村民们说,这美食名曰‘火锅’,冬日暖身,夏日解馋,亲友相聚时煮上一锅,既能共享食材,又能增进情谊。
儿臣醒后,总觉得这‘火锅’不仅是一道美食,更合大秦‘天下一家’的气象——不同食材共煮一锅,正如各族百姓共居大秦,各有风味,却能相融共生。”
说到此处,他话锋一转,既贴合巡视的初衷,又道出南下的合理性:“父皇,如今大秦新政初显成效,关中、渭南、北境的情况已察得详实。
巴蜀之地自归入大秦后,虽推行了移民与农桑新政,但山高路远,臣等尚未亲往视察。
不知当地的杂交麦种植是否顺利?
异族归附者是否安居?
商路是否畅通?”
他躬身补充:“儿臣想着,不如我们改道向南,往巴蜀而去。
一来,可实地察访巴蜀的新政落地情况,看看移民百姓的耕作与生活,核查镇域配套的建设进度,确保巴蜀之地也能跟上大秦盛世的步伐。
二来,也盼能寻得梦中之景,若真有‘火锅’这等美食,让父皇与诸位大人尝尝鲜,缓解巡视的辛劳。
三来,巴蜀食材丰饶,若能将‘火锅’的做法推广开来,既能丰富百姓的饮食,又能带动巴蜀的食材商贸,让菌菇、竹笋、花椒等特产通过新修的路网运往各地,实为一举多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