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上写着:《非营利互助组织法律依据汇编》。
他指着其中一页,平静地说:“《民法典》第八十八条,我们正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年轻的城管队员愣住了,他低头翻了几页,那些冰冷的法条此刻仿佛有了温度。
他沉默了片刻,压低声音说:“你们……拍个照吧,我回去也好交代。”说完,便带着人退到了一旁,远远地看着。
与此同时,赵子轩的工作室里,印刷机正发出低沉的轰鸣。
他将那十万份签名,连同小兰那幅充满生命力的蜡笔画,设计成了一套限量版的“联署纪念册”。
封面是小兰的画,内页则按照全国各个省份的地理分区,精心装订。
他联系了全国三十家志同道合的独立书店,发起了一场名为“证据”的公益展售。
规则很简单:每卖出一本纪念册,就向偏远山区的特殊学校捐赠一节电池课的费用。
有书店老板打来电话,言语中充满担忧,怕惹上麻烦。
赵子轩只说了一句话:“你卖的不是书,是这个时代里,还有人敢站出来说‘我支持他们’的证据。”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然后传来坚定的回答:“我明白了。”展售首日,两千册纪念册被抢购一空。
后台所有的订单备注栏里,都写着同一句话:“请务必寄一张收据给我,我要留着。”
倒计时的钟声,最终在林枫这里敲响。
一份盖着公章的正式传唤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上,时间定于三天之后。
他没有像其他人预想的那样去联系律师,或是准备辩护词。
他和陈默把自己关在404寝室,不眠不休地整理出了一份名为《十万证言摘要》的文件。
他们从海量的故事中,精选出三百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每一个都附上了当事人的亲笔信影印件。
文件被制作成一个U盘和一本厚厚的纸质册。
他特意将小兰那幅色彩斑斓的画放在了首页,而老吴那张在村口挖井的黑白照片,则被放在了最后一页,作为无声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