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力纯净无瑕,寒热交融,阴阳平衡已达妙境,更蕴含一丝……难以言喻的生机道韵……”吴长老越看越是心惊,越是激动,“好!好!好一个清心丹!好一个李望!”
他连说三个“好”字,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望,仿佛在看一块稀世璞玉:“李望,你且告诉老夫,炼制此丹时,你是如何把握那冰火交融的平衡?又是如何引动这……这一丝丹晕的?”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无数道目光再次聚焦在李望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李望心念电转,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回答得好,不仅能化解疑虑,甚至能进一步塑造自己的“天才”形象;回答不好,则可能引来无穷无尽的探究。
他脸上露出回忆与思索之色,带着几分不确定和“侥幸”,躬身答道:“回禀吴长老,弟子……弟子也不知具体缘由。只是投入冰心莲时,感觉其寒气异常狂暴,远超玉简记载,眼看就要炸炉。弟子心中大急,只能拼命以神识引导,试图稳住炉内药力。”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语气带着后怕:“当时情况危急,弟子也顾不得许多,只是下意识地觉得,不能强行压制那寒气,或许可以尝试引导它与地火之力……旋转?交融?仿佛……仿佛弟子之前观摩陈师兄炼制培元丹时,对水火相济略有感悟,慌乱中便用了出来。至于那丹晕……弟子更是全然不知如何出现,只觉得最后凝丹时,炉内似乎有一丝奇异的清凉气息被丹药吸收,然后……然后就成这样了。”
他将一切归结于“情况危急下的超常发挥”、“对陈淼炼丹的感悟借鉴”,以及最重要的——“全然不知”和“奇异气息”。既抬高了陈淼(暂时安抚),又将丹晕归因于不可复制的“偶然”和莫名的“奇异气息”,最大程度降低了自身的神秘性,将焦点模糊化。
果然,听到李望提及观摩自己炼丹有所感悟,陈淼阴沉的神色缓和了不少,甚至微微挺直了腰杆。而“奇异气息”的说法,虽然玄乎,但在修真界,炼丹时引动天地异象或莫名气机也并非完全没有先例,反而更容易被高阶修士接受。
吴长老闻言,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看着李望,似乎想从他眼中看出真假。李望努力维持着那副心有余悸又带着点茫然无辜的表情。
半晌,吴长老缓缓点头,语气带着一丝感慨:“危机之下,潜能爆发,福至心灵,引动一丝天地清灵之气入丹……虽是侥幸,却也与你平日根基扎实、悟性不凡密不可分。此乃你的造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这番话,算是为此次“丹晕事件”定了性——一次难以复制的、机缘巧合下的超常发挥。
众人闻言,虽然依旧震撼,但那种看待“怪物”般的眼神减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羡慕。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