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皆是沉默不语。
甚至听到李玄破防地怒吼,他们心里更加欢喜。
唯一搅局者都在帮他们,说明此举是大势所趋。
就算李玄再生气都没用。
而苏言见李玄在那里狂飙演技,疯狂压制想要上扬的嘴角。
“陛下,赈济百姓,方可彰显我大乾上下同心,陛下仁德泽被四海啊!”
上官无极朗声说道。
李玄深吸口气。
最终瘫坐在软榻上。
他目光在跪伏的百官中扫过,最终看向那站立的苏言:“安平伯,你可知国库根本无法支撑赈济之事?”
“臣既然同意此举,自然有应对之策,陛下只管下旨即可,其他的交给臣!”苏言拱手,自信满满道。
那百官一听苏言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心里是更加狂喜起来。
“安平伯在兴修水利时献上妙计,解了朝廷燃眉之急,臣觉得他此次也能完美解决!”礼部尚书崔闲朗声道。
“之前是老夫颇有误解,如今才知安平伯有为国为民之心!”工部尚书卢远淮也附和道。
“既然安平伯都保证有应对之策,陛下也不用多虑了!”
“安平伯深明大义,为国分忧,实乃我辈楷模!”
“安平伯急陛下所急,忧百姓所忧,有此担当,臣等愿意配合安平伯完成此善举!”
“臣附议!”
“臣附议!!”
甘露殿内,响起一阵对苏言的吹嘘。
大家什么词都用到了苏言身上。
要知道,这赈济之事可不是个香饽饽,反而是个烫手山芋。
国库的确空虚没钱,百官原本是想通过募捐,还有售卖给朝廷木炭赚钱。
可现在苏言说出那句他有应对之策,大家自然都想顺着这句话,将责任全都扣到他头上。
毕竟不管什么应对之策,都必须要买各士族的木炭。
大家该赚的钱一分不少赚,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众人瞬间觉得,苏言这小子看着,怎么眉清目秀起来了?
就连薛舜德都顾不上对苏言的旧怨,挤出一个难得的“真诚”笑容:“安平伯高义,有安平伯牵头,此事定能办得漂漂亮亮的!”
他身为户部尚书,比谁都了解户部还有多少钱。
按照如今大乾的开销,还有木炭高昂的价格,根本无法支撑赈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