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阻力重重查证艰 各方角力暗潮涌

“哎呀,领导,真是不巧,今天刚好安排养护,要不您几位明天再来?”

类似的“巧合”在走访供应商时也出现了。当他们找到一家关键的水泥供应商时,发现工厂大门紧闭,门口贴着“设备检修,停产一周”的通知。拨打负责人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显然,有人已经抢先一步,布下了层层防线。

消息反馈回来,林昊宇并不意外。如果对方如此轻易就范,反倒奇怪了。

“告诉他们,等。”林昊宇对李副局长指示,“养护不会养一天,检修也不会检一辈子。留下人,轮流蹲守,一旦障碍解除,立刻开展工作。注意,不要发生冲突,全程录像取证。”

与此同时,在王强的高压下,交通局局长扛不住压力,交出了两名“临时工”作为“遗失资料”的责任人,试图弃卒保帅。

而纪委私下接触经办人员的行动也收效甚微,那些人似乎被统一了口径,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就把责任全往已经被推出来的“临时工”身上推。

调查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这一切,都被孙海峰看在眼里。他躲在幕后,稍稍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在他看来,林昊宇纵然有省厅支持,但在云海这盘根错节的地界上,想动他的根基,还是太嫩了点。

他甚至故意在一次工作会议结束后,走到林昊宇身边,假意关心道:

“林县长,最近看您为了审计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真是辛苦了。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总是出纰漏,您多担待。有什么需要我这边配合的,尽管开口。”

林昊宇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一笑:

“海峰县长有心了。配合审计是全县上下共同的责任。至于纰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目光深邃地看了孙海峰一眼,语气平缓却意有所指:

“怕是有些人,不仅仅是想出点纰漏那么简单。不过没关系,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审计组的同志,最有耐心了。”

说完,他微微点头,转身离开。

孙海峰看着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心里那点得意瞬间被一股莫名的寒意所取代。林昊宇的冷静和自信,让他感到有些不安。

僵持阶段,林昊宇并未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审计攻坚上。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大局,推动发展。

他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华鼎项目的工地上,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他的身影也出现在春耕的田间地头,查看农资供应和水利设施。

他与苏梦瑶的接触也因此更多。两人常常一边查看工程进度,一边讨论着后续的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