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问初心

紫霄观的晨露还凝在柏叶上时,玄元已把前殿的青石板扫得发亮。

扫帚是用山间的竹枝扎的,柄上还留着竹节的糙痕,他握着扫帚的手起了层薄茧,却比握剑时更稳。殿外的石阶上,尹喜正背对着他站着,灰布道袍的下摆被山风掀起,像一片舒展的云。昨夜的月色还残留在檐角,映得他鬓边的银丝泛着冷光,倒比三清像前的长明灯更显清寂。

“放下扫帚,过来。”尹喜的声音不高,却像石子落进静潭,在玄元心里漾开圈圈涟漪。

玄元将扫帚靠在廊柱上,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尹喜身后站定。晨光从东边的山坳里漫出来,正照在观门的“紫霄”匾额上,“紫”字的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条蜿蜒的路,一头连着他来时的净乐国,一头扎进云雾深处。

“入观三日,洒扫、诵经、侍药,还习惯?”尹喜忽然转身,目光落在他额间的朱砂痣上。那痣在晨光里透着温润的红,倒比观里供奉的丹丸更有生气。

“习惯。”玄元躬身答道,“能侍于师侧,是玄元之幸。”

尹喜却摇了摇头,缓步走到殿前的香炉旁。炉里的香灰积了半寸,他用铜铲轻轻拨了拨,露出底下尚未燃尽的香头,一星暗红在灰里明灭。“贫道问你三事,你若答得合心,便算正式入我门下。”

玄元心头一凛,知道这三问才是真正的考验。他挺直脊背,望着尹喜的眼睛,那双眼像武当山的深潭,能照见人心底的尘埃。“弟子恭听师训。”

“第一问,”尹喜放下铜铲,转过身来,目光如炬,“你为何修道?”

风忽然停了,柏叶上的露珠悬在叶尖,迟迟不肯落下。玄元望着香炉里升起的青烟,那烟在晨光里扭出万千形状,忽然化作净乐国贫民窟的窝棚,化作粥棚前冻裂的手掌,化作老丈说“非帝王能救”时浑浊的眼。

“为救众生。”他开口时,声音带着晨露的清冽,每个字都像从心底掏出来的,“弟子八岁见流民冻毙于街头,尸骨裹在破布里,像被丢弃的柴薪;十岁观星时立誓,愿以道心护佑苍生。储君之位能守一国,大道却能安万民之心。若修道能让饥者知廉,贪者知止,乱者知静,纵是穷尽一生,玄元也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