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禁地的边缘,雾气依旧浓重,杀机暗藏。但凌九霄的心中,却仿佛点燃了一团火,驱散了因师门剧变和师父濒危而产生的寒意与迷茫。
柳如烟留下的影像和嘱托,如同一记重锤,砸醒了他。悲伤和愤怒无济于事,唯有力量,才能应对接下来的风暴,才能守护剩下的一切。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枚已经失去光泽、布满裂纹的留影灵石。按照柳如烟影像中的指示,他咬破指尖,将一滴蕴含着自身气息和九疑派基础心法波动的精血,滴落在灵石之上。
嗡——
原本死寂的灵石,在接触到精血的瞬间,发出了微弱的共鸣。裂纹处透出丝丝缕缕的金色光芒,如同血管般在灵石内部蔓延。紧接着,一股庞大而玄奥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涌入凌九霄的识海!
《九霄凌云诀》!
并非是实体书册,而是直接烙印在灵魂深处的传承!开篇并非具体的招式图谱或内力运行路线,而是一段恢弘浩大、直指本心的总纲:
“夫剑者,心之刃也。意动则剑随,神往则锋至。拘泥于形,落于下乘;逍遥于心,方得真意。九霄之上,凌云之志,非力可及,唯意可达…”
开篇明义,强调“剑意”与“心性”,这与凌九霄之前接触过的所有武功秘籍都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种哲学,一种对“道”的阐述,而非简单的杀人技。
凌九霄屏息凝神,全力接收并理解着这股信息洪流。随着阅读(或者说感悟)的深入,他心中的震撼越来越强烈。
这《九霄凌云诀》上半部,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凝意。** 锤炼神识,凝聚独属于自身的“剑意”种子。此乃根基,剑意的强弱与特性,直接决定后续成就。法门中记载了多种凶险至极的观想图与神识淬炼之术,稍有不慎便可能精神错乱。
**第二层:化形。** 剑意初成,可化无形为有形,初步引动天地灵气加持己身,剑气自带属性威力大增。此阶段开始涉及具体的运劲法门和剑招变化,但核心依旧是“意”为主导,“形”为辅助。
**第三层:破虚。** 剑意通明,可初步洞察虚空薄弱之处,剑气有破碎寻常空间屏障之能。至此,已非凡俗武学范畴,更近乎“神通”!
而贯穿始终的核心,便是“逍遥”二字。心无滞碍,意通天地,剑出随心,方能发挥此诀最大威力。
凌九霄越看越是心惊,同时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这功法,简直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他本性跳脱不羁,最讨厌条条框框,而这《九霄凌云诀》恰恰要求打破常规,心性越是自由洒脱,进境可能越快!
“难怪师父(楚逍遥)当年虽然吊儿郎当,剑法却那么厉害…”凌九霄喃喃自语,心中对那位不靠谱的师父又多了几分敬佩(和吐槽)。
然而,兴奋之余,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功法的修炼难度,超乎想象。尤其是第一层“凝意”,需要对自身神识进行近乎残酷的锤炼,风险极大。而且,功法中明确提及,修炼此诀需引动天地灵气,对修炼者的肉身和经脉强度要求极高,若根基不稳,强行修炼无异于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