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码头上就传来孩子的歌声。

陈岸蹲在浮标旁拧着螺丝,忽然听见有人在唱歌。调子跑得离谱,可歌词却听得一清二楚:“陈大哥,有本领,不挖矿,不卖金...”

他手一滞,螺帽差点滑进海里。这首歌,昨天才被他设成预警系统的开机铃声,今天一早,竟已在渔村小学传开了。

他直起身,朝村口望去。一群孩子背着书包走来,边走边唱,手里还挥着纸片。一个穿蓝裙子的小女孩跑在最前头,嗓门最大,连柴油机的轰鸣都盖不住。

陈岸没动,合上工具箱,坐到旁边的石头上。他想听听,这歌到底是谁教的。

孩子们走远后,他拎起箱子往村里走去。在晒鱼干的棚子下,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那儿。她扎着两条辫子,低头看着一本皱巴巴的练习册,面前摆着几个饭盒,大概是给船上送的饭。

“小芹。”他走近了才开口,“刚才那首歌,是你教的?”

女孩猛地抬头,脸一下子红了。她张了张嘴,又闭上,最后轻轻点头,随即又摇头。

“不是我写的。”她声音很轻,“是我哥...他昨晚写的。”

陈岸一怔。“周大海?写歌?”

“嗯。”小芹低着头抠着本子,“他说你做的事,得有人记下来。不然以后大家忘了,还以为炸鱼才是本事。”

她说完不敢看他,手指绞着衣角。陈岸心里微微一软。他知道周大海平时说话刻薄,骂人从不留情,没想到他会写下这些话。

“我能看看吗?”他轻声问。

小芹犹豫了一下,把本子递了过来。纸页泛黄,边角被海水泡过,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夜里收工后躲在船舱里写的。

第一首正是孩子们唱的那首,下面画着一艘船,船头挂着“陈”字旗,驶向一片红色珊瑚的海域。画得并不好,却看得出用心——珊瑚是用红笔涂的,海水是一道道蓝线勾勒的。

陈岸一页页翻着,喉咙有些发紧。其中有几句写着:“风起时不靠岸,因身后有万家灯火;浪打不垮这条船,因舵手记得每条鱼的名字。”他从未想过,那个总说他“花架子”的独眼渔民,心里竟藏着这样的话。

正看着,远处传来脚步声。周大海提着铁钩走来,脸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