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上海,春寒料峭。苏晚晴站在寝室的穿衣镜前,有些陌生地打量着镜中的自己。
新买的浅灰色毛衣质地柔软,剪裁合身的黑色长裤显得双腿修长,简单的白色板鞋干净利落。这一身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但搭配得体,颜色协调,与她之前那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判若两人。
"哇,晚晴!"李悦刚从外面回来,看到她时夸张地睁大眼睛,"你这身很好看啊!在哪里买的?"
苏晚晴有些不自在地整理了下衣角:"就在学校后街那家店。"
"很适合你。"张萌也从床上探出头,"看起来特别清爽。"
这是苏晚晴第一次在穿着上得到室友的称赞。她悄悄松了口气——这笔投资看来是值得的。
改变不止在衣着。
下午的专业课上,她主动坐到了第一排。当教授提出一个案例分析题时,她举手发言。清晰的逻辑,流畅的表达,连教授都多看了她一眼。
"苏晚晴同学的分析很有见地。"教授赞许地说,"特别是对现金流管理的理解,很深刻。"
课间,几个平时不太说话的同学主动来找她讨论问题。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更大的变化发生在生意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