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里两人对着合同条款一条条磨。谈到付款方式时,科长坚持要货到付款,林烨非得要三成定金。最后各退一步,先付两成定金。
送走科长,电工也把线路修好了。车间机器重新轰隆隆转起来,林烨蹲在流水线末尾抽查成品。第三箱里连续三只表走时不准,他直接把整箱搬到返工区。
"林总,"阿梅小声说,"香港那边要不要换家供应商?"
"明天我过去看看。"林烨看了眼日历,"你让财务准备港币,下午我去换汇。"
吃午饭时老赵念叨:"最近原料涨得厉害,塑料壳又贵了两成。"
"没事,"林烨扒着盒饭,"这批订单利润够 cover。"
下午雨完全停了,地面蒸起热气。林烨骑摩托车去中国银行,外汇窗口排着长队。前面大爷换完美元嘟囔:"又跌了,上个月还能换八块三。"
换好港币出来,林烨在报刊亭买了份《深圳特区报》。二版有条小消息说海关要整顿免税进口政策,他心里咯噔一下——组装厂全靠免税进口零件过日子。
回到厂里已经傍晚,车间还在加班。林烨把管理层叫到办公室开会,墙上挂的生产计划表红红绿绿贴满了便签。
"两条消息,一好一坏。"林烨把报纸摊开,"好消息是外贸公司加单五千,坏消息是海关政策可能要变。"
负责采购的老陈先开口:"零件库存够撑半个月,但要是免税政策真收紧,成本得涨三成。"
"先赶完这批订单。"林烨在日历上画圈,"下周我带阿梅去香港,争取把机芯价格压下来。"
散会后林烨独自对账。台灯下计算器按得噼啪响,这个月水电涨了,工人工资要调,还得留出钱买新冲床。账本最后一页,他随手画了辆桑塔纳——等年底利润上来,该换辆汽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