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惊涛骇浪后,林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冲动是魔鬼,尤其是在这人生地不熟、暗流涌动的深圳。铁箱的秘密必须深埋心底,至少在确认赵卫国立场之前,绝不能泄露分毫。
第二天,他像没事人一样,继续自己的“商业考察”。他再次拜访了赵卫国纸条上的另外两家单位,结果大同小异。对方看在赵卫国的面子上还算客气,但谈到实质合作,都面露难色,强调现有渠道稳定,价格透明,外来者很难切入。
林烨并不气馁,这本就是他预料之中的事。他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接触,侧面了解本地的人际网络和办事规则,同时,也为下一次与赵卫国的会面积累话题。
下午,他再次来到宝安县供销社。这一次,赵卫国在办公室。
“小林,来了?怎么样,跑了几家,有什么收获?”赵卫国放下手中的文件,笑着招呼他坐下,态度比上次更加熟络。
“赵主任,正要向您汇报呢。”林烨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苦笑,“跑是跑了几家,都挺客气,但一谈到具体供货,就难了。都说现在渠道稳定,价格压得低,我们北方小厂,没什么优势。”
“呵呵,正常。”赵卫国似乎早有预料,递给他一支烟,“深圳这地方,看着机会多,但狼多肉少啊。没点特别的门路,光靠价格,很难挤进去。”
林烨接过烟,没点,拿在手里把玩着,顺势问道:“赵主任,那您看…除了这些常规的建材、标准件,这边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空白点?或者,不那么显眼,但利润空间大点的路子?”
他问得含糊,但意思明确,就是想找点“偏门”的快速赚钱机会。
赵卫国深深吸了口烟,眯着眼打量了他一下,压低声音:“小林,看你是个明白人,我也不跟你绕弯子。快速赚钱的路子,不是没有,但风险也大。倒腾点电子表、计算器,或者…从对面(指香港)弄点紧俏货回来,利润是翻着倍的。但这条路,水深,查得严,没硬关系,容易翻船。”
林烨心中一动,赵卫国果然门清。但他现在对这类小打小闹的“投机倒把”兴趣不大,他的目标是更大的蛋糕。
“谢谢赵主任指点,这条路我再琢磨琢磨。”林烨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我这两天在蛇口、罗湖那边转了转,发现这建设速度真是快,地皮好像也挺紧张的?以后这地价,怕是得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