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策略立刻进行了重大调整。团队不再执着于破解每一个加密模块,而是转向了“现象观察 - 原理推测 - 技术实现”的新路径。
第一个重大突破,来自能量护盾技术。
玄冥星战舰那坚韧无比的护盾,一直是天穹舰队心中的噩梦。研究团队集中力量,对回收的护盾发生器残骸进行了不计成本的破坏性拆解和分析。他们发现,其核心并非单纯的能量堆积,而是一种对空间力场的精妙操控,形成了一层不断高速重构的“动态空间薄膜”,绝大部分能量攻击都被这层薄膜偏转或导入了亚空间。
“动态空间薄膜……这需要极其恐怖的计算力和能量操控精度。”艾拉看着分析数据,眉头紧锁,“以我们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和能量控制水平,几乎不可能实现。”
“未必需要完全复制。”公输班目光炯炯,他指着白石之前画下的那些奇异几何草图,“看这些结构,它们对能量的引导方式,是不是有点像我们某些上古聚灵阵的‘空间折叠’理念?只是他们的实现方式更加……‘机械化’和‘精确’。”
小主,
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我们不追求那种极致的动态重构,而是利用符文阵法,结合我们最新的灵能计算核心,构建一个相对稳定、但防御强度远超现有水平的‘复合式灵能偏转护盾’呢?以阵法的‘定’来模拟其‘动’的部分效果!”
这个设想极具挑战性,但方向明确。符法大师们与材料科学家、能量工程师们立刻投入了疯狂的攻关。他们借鉴了玄冥星护盾的能量引导几何结构,结合上古防御大阵的符文精髓,利用最新合成的灵能导性合金作为基板,开始设计和试制新型护盾发生器。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每一次实验,不是能量过载烧毁基板,就是护盾结构不稳定瞬间崩溃。
直到第七次实验,当墨渊大师亲自出手,以自身强大的神念作为临时引导,将一道复杂的复合符文精准烙印在最新型号的灵能基板上,并将其接入一个超负荷运转的灵能聚变核心时——
嗡!
一个稳定的、散发着淡金色与幽蓝色交织光芒的椭圆形护盾,成功在实验场上空展开!虽然范围仅有十米,但其能量波动显示,其单位面积的防御强度,至少是旧式护盾的三倍以上!而且,它对能量攻击展现出良好的偏转特性!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尽管这还只是实验室原型,距离舰载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突破!它证明了天穹星的融合科技道路,拥有追赶甚至局部超越高等文明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