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存。”陈浩坐回椅子,“顺便把这次用了多少材料列个表,省得下次有人说我们浪费。”
娜娜投影出一张表格。
“原定物理防御方案预估耗材:金属板十二块,电线八十米,电池组五套,传感器四个。”
她顿了下,换下一页。
“实际执行心理战方案耗材:铁皮三块,喷漆两罐,旧灯泡四个,录音文件一条,绊线装置改装零件若干。总消耗为原计划的百分之十七。”
“反应时间呢?”苏珊问。
“从决策到全面启动,十九分钟。原计划预计需四小时以上。”
卡尔吹了声口哨,“十九分钟?上次换个保险丝我都折腾半小时。”
“关键是不用焊、不用挖、不用搬。”陈浩说,“咱们现在穷,但不能穷得只会拼体力。”
苏珊翻开新文档,“我觉得最大的变化不是省了东西,是换了脑子。以前我们总想着墙要多厚、门要多牢,可人不是撞墙的牛,他们会看、会想、会害怕。”
“对。”陈浩接话,“我们不怕他们进来,就怕他们觉得能进来。只要他们不确定,我们就赢了。”
“所以核心不是防御本身。”娜娜说,“是让对方无法判断防御是否存在。”
“说得更直白点。”陈浩竖起一根手指,“他们不知道我们有没有电,有没有枪,有没有人。但他们知道牌子写了‘高压’,灯会闪,广播会说话——那就够了。”
卡尔挠了挠头,“那下次是不是还能加点别的?比如半夜放点奇怪声音?”
“别搞太玄的。”陈浩摆手,“越简单越像真的。要是放鬼叫,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演的。”
“而且成本会上升。”娜娜补充,“音频复杂化需要存储空间和播放设备支持,当前系统优先级不足。”
“听到了吗?”陈浩看向卡尔,“机器人说不行,那就别折腾。”
卡尔耸肩,“试试嘛,万一吓住了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吓住野狗可以。”苏珊笑,“吓人不行。人比狗聪明,但也比狗胆小。你给他留个想象空间,他自己就能把自己吓跑。”
“所以我们不是守基地。”陈浩靠在椅背上,“是在管别人的脑子。”
娜娜开始整理系统日志,一条条标记归档。她的操作很快,几乎看不到停顿。
苏珊低头写总结,笔尖在纸上沙沙响。
卡尔检查设备状态,顺手把刚才用过的对讲机充上电。
房间里安静下来,但气氛不一样了。不再是那种绷着弦的安静,而是做完事后的松弛。
陈浩看着屏幕,上面只剩下几个绿色光点,表示正常监测范围。
“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他忽然说,“先问三个问题。”
其他人抬头。
“第一,他们怕什么?”陈浩伸出一根手指,“第二,我们能装什么?第三,最少花什么?”
“别一上来就想焊墙。”他笑了笑,“咱们没钱,但有脑子。哪怕我的脑子平时只用来想晚饭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