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靠什么撑住的?”其中一人问。
“看不见的力。”卡尔说,“就像信任。”
那人愣了一下,笑了:“你还挺会说话啊。”
“我说的是事实。”卡尔低头检查底座传感器,“震动幅度零点三,正常。”
陈浩溜达到艺术区时,正好看见这一幕。他灵机一动,跑回科技区拿了个小牌子,在上面写:“苏珊的画灵感来自娜娜提供的生态数据;她的雕塑结构由卡尔完成力学建模。”
他把牌子立在展区中间。
果然,不少人开始两边跑。先看星球,再去看画,看完画又回头问娜娜:“你说的数据,是不是就是画里的那片云?”
娜娜点头:“坐标一致,时间差四小时。”
“哇。”那人掏出手机,“我要发朋友圈。”
人流渐渐形成循环。科技区讲解结束的人自动流向艺术区,看完雕塑的人又好奇地回到投影前问问题。整个会场的热度像被点燃的引线,一路烧了过去。
陈浩站在中央通道,看着人群流动,突然觉得肚子饿得厉害。他摸了摸口袋,想找块饼干,结果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别忘了吃午饭”。
他记得这不是自己写的。
抬头想找苏珊,却发现她已经被一群人围住了。有个戴帽子的女人拉着她的手:“我能买一幅你的画吗?”
“不卖。”苏珊摇头,“但可以送你一张打印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的?太谢谢了!”
旁边有人说:“那你能不能也给我做个小雕塑?就这么大。”他用手比了个巴掌的尺寸。
苏珊想了想:“材料不够,但我可以教你怎么做。”
她从包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封面手写着“简易金属塑形指南”。这是她昨晚临时整理的。
卡尔听见动静走过来,看了看那本册子,说:“需要我帮你加一页电路连接方法吗?”
“你会画画?”苏珊挑眉。
“不会。”卡尔说,“但我能画标准接线图。”
两人当场蹲在地上改手册。陈浩看得直乐,顺手拍了张照传到公共屏上,配文:“艺术家和工程师的合作日常。”
下面立刻有人评论:“求电子版!”“什么时候开课?”
娜娜默默把这份手册录入系统,标记为“文化节衍生资料A级”。
时间过得飞快。两个小时过去,展屏依旧在转。那颗星球的画面越来越模糊,帧率降到每五秒一动,但始终没有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