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遗迹解密,收获颇丰

“那咱们先找最简单的。”陈浩站起来,走到墙边,“比如‘水’‘火’‘吃’这种。”

他指着一处波浪形刻痕:“这个像不像水流?”

“极像。”苏珊靠近,“而且你看旁边那个半圆加竖线的组合,有点像井口加提绳。”

卡尔眼睛一亮:“如果真是这样,说不定整面墙是在讲生存技术。”

娜娜立即调出图像分析界面,将这两组符号设为关键词,开始关联周围图案。

五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段匹配结果。

【水源净化,始于石心之井,引地下流,经三重滤,方可饮。】

“通了!”卡尔声音都变了,“这是完整句子!语法结构清晰,动词名词齐全!”

“石心之井?”陈浩念了一遍,“听着像某种核心设施。”

“关键是‘三重滤’。”卡尔激动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净水思路,至少经历过三代以上技术迭代。能写出这句话的人,不是原始部落。”

“也就是说……”苏珊看着四周,“这里曾经有过稳定的定居点,甚至可能是长期社区。”

娜娜继续扫描其他区域,很快又锁定一组相似结构。

【热源藏于地底,燃不可见之气,驱机运转。】

“看不见的气体?”陈浩皱眉,“沼气?天然气?”

“可能性极高。”娜娜说,“结合此前探测到的地热异常,该文明可能已掌握初级能源采集技术。”

“我的天。”卡尔喃喃,“这不是遗迹,这是技术手册。”

“那咱们岂不是捡到宝了?”陈浩一拍大腿,“照着上面做,以后喝水不用煮,取暖不用烧木头,还能省燃料。”

“前提是找到实物证据。”苏珊冷静地说,“光有文字不行,得看到对应的装置或结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就找。”卡尔收起终端,“从现在的位置开始,按功能分区排查。”

他们分头行动。娜娜沿主墙继续扫描,卡尔检查地面承重结构,苏珊观察通风走向,陈浩则贴着角落一圈圈走,一边看一边用手敲石头。

“听声辨位。”他说,“空心的地方敲起来不一样。”

他敲到第三块石板时,声音变了。

“等等。”他蹲下,手指抠进边缘缝隙,“这块好像能动。”

苏珊立刻过来帮忙。两人用力一推,石板缓缓滑开,露出后面一条窄道。

通道很短,尽头是一间密室。

四人打着手电进去。

屋里摆着几个密封陶罐,靠墙立着一块刻满公式的石碑,角落还有几件金属工具,形状古怪,像是某种手动泵的零件。

娜娜上前扫描。

“陶罐内为植物种子,种类共十二种,含高蛋白豆类与耐旱谷物,保存状态良好。”

“石碑内容涉及流体压力转换与简易活塞结构设计。”

“金属工具原型具备基础机械传动功能,推测用于提水或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