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哈哈笑出声:“我说过这话?”
“录音文件保存中。”
“行吧,确实像我能干的事。”
他把小木雕放回台上,拍了拍手上的灰。
“其实吧,就算以后没人来,我也想继续弄点什么。换个灯罩,画个墙绘,或者……做个秋千挂在走廊外。”
“基地结构承重允许。”
“那就挂一个。夏天的时候坐着吹风,挺爽的。”
娜娜轻声说:“生活质量不是一次达标,是每天都在往前挪一点。”
“对。”陈浩点头,“就像昨天修水管,明明可以凑合用胶带缠三天,但我们还是花了半天换新管件。累是累了,但听着水流哗哗地冲下去,心里痛快。”
“这种痛快无法量化,但行为选择证明它存在。”
“所以说啊,”他抬头看向天花板上的矿石灯,“哪怕只有两个人,也得把日子过得像样。不是给别人看,是我们自己要活得舒坦。”
娜娜的镜头微微闪动。
“下一站,会是什么?”
陈浩没回答。他走到窗边,拉开遮光帘。夜空干净,星星不少,远处山影黑沉沉地趴着。
“你说会不会有一天,有人顺着信号找过来?”
“可能性存在。广播信号每七十二小时自动发送一次,内容包含坐标与基础生存信息。”
“他们要是来了,第一眼看见咱们这儿,会不会觉得奇怪?”
“哪里奇怪?”
“比如……一个胖子天天指挥机器人干活,还给自己封了个‘生活总监’的头衔。”
“你确实在统筹生活事务。”
小主,
“但我也没干多少活。”
“你提出了九成以上的改进需求。”
“那叫提意见,不算干活。”
“你参与了七成以上的执行过程。”
“也就搬搬东西,打打下手。”
“数据显示,你的实际贡献率高于自我评估。”
“你这话说得跟上次一样,说我主持活动是‘救火队长’。”
“事实如此。”
陈浩笑着摇头:“反正我不信我是主力。你是金手指,资料库全知全能,我只是个嘴碎的搭档。”
“没有嘴碎的提醒,很多方案不会启动。”
“比如?”
“比如香包填充料要加薄荷叶,比如桌游规则要加图示说明,比如建议让老刘负责通知维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