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表演构想:基地活动的计划

他乐了好一会儿,继续画流程图。纸上多了几个框:开场合奏、小游戏、自由交流、结束合影。

“时间不能长。”他说,“最多一小时。超过这个点,人都要溜了。”

“建议控制在四十五分钟内。”娜娜提示,“人类注意力集中时长平均为三十七分钟。”

“那你刚才为啥没提醒我练琴超时?”陈浩斜眼。

“你处于情绪高涨期,系统判定为有效投入。”

“合着我是机器眼里的例外?”他哼了一声,又低头写,“再来个细节——邀请方式。直接广播太生硬,贴纸条又没人看。不如……口头传话?”

“信息传递效率低。”她说,“可能造成遗漏。”

“那就玩个暗号。”陈浩坏笑,“比如说,明天中午饭前,谁听到有人哼‘起—走—顿—接—推—拉—收’这段调子,就知道活动要开始了。”

娜娜思索片刻:此方式依赖记忆传播,存在变异风险,但具有趣味性与隐蔽性优势。

“行,就这么办。”陈浩一锤定音,“你负责记流程和奖品设计,我负责编暗号和开场弹琴。”

他伸了个懒腰,肩膀咔咔响了两声。手指还在疼,尤其是中指和食指,布条边缘已经发黑,碰一下还是刺刺的。

但他没摘。

“你说,他们会来吗?”他忽然问。

“根据行为模型预测。”娜娜回答,“当活动与日常任务无直接冲突,且带有非强制娱乐属性时,参与率约为百分之六十八。”

“不到七成?”陈浩撇嘴,“那得想办法拉高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通过前期预热增强期待感。”她建议,“例如提前展示部分乐器调试过程,或播放片段录音。”

“不行。”陈浩摇头,“得留一手。让他们来了才发现有节目,才有惊喜。”

“反向激励策略。”娜娜理解,“未知内容提升到场动机。”

“聪明。”他笑着点头,“不过你也别光给我下定义,得多想想怎么热闹。”

“热闹的本质是群体情绪共振。”她说,“可通过节奏变化、声音起伏与互动频率调节氛围。”

“说得对。”陈浩抓起吉他,轻轻拨了一串音,“咱们开场一定要稳。第一个音出来,就得让人停下筷子。”

他试了两遍前奏,动作慢,但每个音都清楚。

弹完,他靠在墙上,喘了口气。

“其实吧……”他低声说,“我不是非得让大家鼓掌。就是觉得,这么久了,第一次做了点跟修零件没关系的事。要是能有人听见,哪怕只是坐在那儿点点头,我也算没白练。”

娜娜没有立刻回应。

过了几秒,她掌心浮现一行新字:已生成初步执行方案,包含时间节点、物资清单与备选预案。

陈浩抬头:“你还准备了预案?”

“三种突发情况。”她说,“包括无人到场、中途停电、设备故障。”

“你想得太远了。”他笑,“万一真没人来,我就当练习加时了。反正琴也不嫌我烦。”

“但我会调整灯光亮度。”她说,“营造观众存在的视觉反馈。”

陈浩愣住,随即哈哈大笑:“你还打算造假掌声?”

“仅提供基础环境支持。”她语气不变,“不涉及虚假数据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