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前清楚多了。”陈浩点头,“以前出事全是红屏,看得人心慌。”
“现在可以精准定位。”
“那你以后是不是都不用亲自跑现场了?远程喊一声‘断电’就行?”
“理论上可行。”
“那我岂不是更安全了?”
“你仍然可能把手伸进不该伸的地方。”
“……你记仇。”
“我只是记录事实。”
陈浩翻了个白眼,正要说话,忽然注意到灌溉系统的状态栏轻微闪动了一下。
很短,几乎看不出来。
他凑近屏幕:“那个绿灯,刚才眨了一下?”
娜娜立即放大信号流:“第十三模块,农业监测子单元,收到一条非标准指令,来源为历史缓存区。”
“啥意思?”
“一段未注销的旧代码被意外激活,触发了机械臂校准程序。”
“所以它才会突然动?”
“是。”
“这代码怎么还在?”
“曾在第384章用于三维投影调试,之后未被清除。因兼容层过滤失效,长期潜伏。”
陈浩皱眉:“也就是说,咱们以为删干净的东西,其实还躲在后台?”
“准确。”
“那别的模块会不会也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在扫描。”
几分钟后,系统列出七个潜在残留点,分布在通信、照明和养殖控制系统中。
“全是老古董时期留下的?”陈浩问。
“是。”
“那还不赶紧清了?”
“需逐项确认功能依赖,避免误删关键服务。”
“你上次删数据差点让黄瓜集体渴死,现在学乖了?”
“经验教训。”
陈浩哼了一声,拿起笔在本子上写:“定期清理垃圾文件,别等它自己造反。”
写完,他抬头:“接下来怎么办?”
“建立自动审计机制。所有模块每日自检,比对可信源镜像库。发现异常即报警。”
“听起来像杀毒软件。”
“本质相同。”
“那密钥呢?现在各个模块分家了,谁说了算?”
“主控台仍是最高权限节点。”
“但我刚才看你连个灯都切不动,卡了半天。”
“因为权限链断裂。旧体系依赖单一认证,无法适配分布式结构。”
“那你打算咋办?总不能让我一个个签字批准吧?”
“不必。采用双端确认机制:人类操作+AI签名,双重验证。”
“听着麻烦。”
“只需一次绑定,后续自动同步。”
“行吧。不过我觉得还得加个规矩。”
“请说。”
“每个模块出厂自带身份ID,改一次动一次,都要留记录。谁想冒充别人,立马能查出来。”
娜娜停顿两秒:“此方案优于当前构想。采纳,命名为‘蜂巢信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