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愣住:“你还记得这个?”
“我的记忆不会丢。”她说,“但你们当时的笑声频率比平时高1.8倍,心率同步率达到76%。这是群体情绪共振的表现。”
小张低声说:“那天确实不一样。”
“所以这会不是走形式。”陈浩站起来,走到黑板前,“我们要把脚踩出来的路,变成脑子能记住的规则。”
他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第一条:
—— 自然复苏信号已现,可建立“生态观察周报”。
“以后每周记录一次植物、动物的变化。谁看到新动静,就往日志里填一笔。”
第二条:
—— 户外活动具备心理疗愈功能,建议每季开展一次。
“不是为了玩。”他说,“是让大家知道,外面不只是风雪和死地,还有能让我们笑出来的地方。”
第三条:
—— 物资管理需分级标注,防止紧急用品日常化滥用。
“以后所有包都贴标签。红色是救命用的,蓝色是生活用的,绿色是可替换的。谁乱动,下次野餐取消资格。”
小王举手:“那泡饼算哪类?”
“黑色。”陈浩说,“专治绝望。”
屋里又笑了。
娜娜调出数据面板:“综合生理监测与行为轨迹,本次出行达成三项隐性成果:群体心率同步率提升18%,语言交流密度增加2.3倍,自主决策响应速度加快。”
陈浩接话:“意思是,咱们不只是身体出了门,脑子也解冻了。”
小李点头:“我在车上说了五句话,比我过去一个月加起来还多。”
“这就对了。”陈浩指着窗外,“地在回暖,心不能还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