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了哪种车型?”娜娜问。
“不知道名字,就记得以前电视里看过拉货的雪地车。”他顿了顿,“反正原理差不多,轮子能歪一点,转向就灵活。”
娜娜没反驳,而是拿出图纸对比了一下。“可行。但需要增加联动杆和限位块。”
“有现成的。”陈浩指了指旁边一堆废料,“昨天拆下来的外骨骼支架,正好能用。”
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改装底盘。新结构装上去后,整体看起来更紧凑。陈浩绕着雪橇走了两圈,满意地点点头。
“下一步,配重。”
他在货舱底部设计了一个凹槽,可以临时填充砂石或水袋。“前面轻后面重,不容易翻。”他说,“要是拉的东西多,往后面加点料就行。”
娜娜扫描了一遍重心分布模型。“优化后倾角降低百分之十二,稳定性提升明显。”
“那当然。”陈浩拍拍她的肩,“咱俩联手,啥难题搞不定。”
话音刚落,制动系统测试时出了问题。手刹拉到底,滑板却只停了一半。
“动力传输不足。”娜娜检查机构,“原设计依赖脚踩压杆,现在改成手动拉线,行程不够。”
“那就加长。”陈浩拆开外壳,发现钢缆太短,“得换一根。”
他翻出回收的电动工具,拆下马达外壳,抽出里面的传动缆。“这个够长,还能承重。”
重新组装后,他们推着雪橇去外面试刹车。地面结了一层薄冰,一脚踩下去会打滑。
第一次测试,陈浩用力拉动手柄,雪橇猛地一顿,前部翘起,差点翻过去。
“刹太猛了!”他松开手,喘着气,“得调松点。”
娜娜记录下反馈数据,调整弹簧张力。第二次测试,减速平稳了许多。
“合格。”她说。
“还不够。”陈浩盯着滑板底部,“还得加防滑链。”
他找来几段粗钢缆,剪成小节,用铆钉固定在滑板边缘。虽然做工粗糙,但锯齿状的凸起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