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四溅中,第一块支座胚体被切了下来。他动作不算快,但稳,每一步都照着娜娜传过来的尺寸来,偶尔歪了点,就拿锉刀慢慢磨平。
中午前,四个可调支座做好了。他擦了把汗,衣服已经被火星烧出几个小洞,胸口位置还冒着烟。
“你这身回头能当筛子用。”娜娜接过零件逐一检测。
“透气性强,适合夏天。”
她没接话,而是把第一个支座装进预定位置,启动微型液压杆测试承重。屏幕跳了几组数据,红灯闪了一下。
“左边低了一点五毫米。”
“啥?这么精确?”
“不然你以为我为啥不让你用锤子敲着试试?”
“我以为你会说‘凭感觉’。”
“我不是厨师。”
第二次调整花了二十分钟。第三次,误差缩小到零点二毫米。第四次,终端终于跳出绿色提示框:【匹配完成】。
陈浩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你说人活着是不是就是为了等这个绿灯?”
“你现在看到的是预估值,还没真正对接。”
“你就不能让人高兴一会儿?”
“可以。等你高兴完了再干活。”
他翻了个白眼,挣扎着爬起来,两人合力把驱动舱吊装到位。这次过程安静得多,没有警报,没有闪烁红光,只有机械臂缓缓推进时细微的嗡鸣。
最后一颗螺栓拧紧时,终端弹出一行字:【传动系统对接成功,模拟运转稳定,效率预估89.6%】
陈浩盯着那串数字看了五秒,忽然笑出声:“哎哟,还真行?”
娜娜收回机械臂,指尖轻点屏幕确认各项指标:“三次试装,七次参数修正,耗时六小时十八分钟。比预计快了四十三分钟。”
“说明咱俩越来越默契了。”
“说明你终于学会看图纸上的箭头方向了。”
“以前我看箭头都以为是装饰画。”
傍晚的风吹得更急了些,卷起地上的碎屑和焊渣。水车主体已经基本成型,巨大的轮框立在河岸高台上,叶片还没全装,但轮廓已显出几分威势。驱动舱嵌在核心位置,像一颗刚刚安放好的心脏。
小主,
陈浩蹲在底座旁,手里还握着焊枪,胳膊肘撑在膝盖上,仰头望着那个他曾觉得“随便挂河上就能转”的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