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生产中的小插曲

“那就别等了。”他撸起袖子,“趁天还没黑,把所有同型号的都换了。”

---

更换连杆需要拆主传动箱盖,而那个位置的螺丝深陷在一个狭窄槽口里,普通扳手伸不进去。

陈浩试了三种工具,最后拿起自制撬杆想硬撬,结果刚用力,就被娜娜拦住。

“密封圈受损会导致润滑油泄漏,后续故障率上升300%。”她递过终端屏幕,“标准操作应使用内六角长柄扳手,规格8毫米。”

“咱这儿哪有这种专业玩意儿?”他皱眉,“难不成还得现场铸一个?”

“可用现有电动螺丝刀改装。”她调出一张组装示意图,“加一段不锈钢管作为延长杆,末端焊接磁吸头,实现精准对接。”

“你这脑子真是闲不住。”他嘀咕着去找材料。

五分钟后,新工具拼好了。一根旧天线管套在螺丝刀前端,尾部缠了绝缘胶带防滑,头部焊了个小铁片,通电后能吸住螺丝头。

第一次试用时有点晃,第二次就顺了。咔哒一声,第一颗螺丝松动。

“嘿,DIY界的瑞士军刀。”他咧嘴一笑,“回头申请专利,名字就叫‘娜娜牌万能改锥’。”

“命名权归出资方。”她说,“按基地物资登记规则,你用了半米铜线和三分之一节电池。”

“行吧行吧,利润分成五五开。”

四组螺丝全部拆完,旧连杆逐一取出,新制加强件安装到位。过程中陈浩主动提出:“以后每台成品出厂前,得加一道复核工序——量尺寸、跑空机,确保没问题再入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编写简易检测流程嵌入终端。”娜娜回应,“耗时约90秒,不影响整体节奏。”

“那就加上。”他拍了拍机身,“咱不能靠运气生产,得靠规矩。”

---

修复后的设备重启,平稳运行十五分钟无异常。新一批犁铧切割完成,刃口平直,厚度一致,边缘光滑得能照出人影。

陈浩拿游标卡尺测了三次,每次数据都一样。

“这次是真的成了。”他把尺子往台面上一扔,“总算不用再演‘瑕疵品回收专场’了。”

娜娜正在更新生产日志,顺便调出历史故障记录。

“本次事故根本原因为:原始设计未充分考虑长期高负荷运行下的材料疲劳特性。”她念道,“解决方案为结构性优化,非临时调整。”

“意思就是,咱之前纯属侥幸活着。”他靠在工作台边,喝了口凉水,“你说咱们做的这些东西,还有多少是看着能用其实暗地里快散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