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推进半厘米就停一次,等冷却后再继续。十分钟过去,切口已经深入三分之一。
“这效率,种地不如卖时间。”他擦了把汗,“不过好歹不是拿脑袋撞钢板了。”
娜娜提醒:“剩余深度1.2厘米,建议最后阶段降低进给速度。”
“知道知道,跟生孩子似的,最后一下最怕出事。”
最后一段切割用了八分钟。当锯片完全穿透钢板时,陈浩差点跪下。
“出来了!”他把成品举起来对着灯看,“边缘齐整,厚度均匀——咱这破机器居然真能干活!”
娜娜扫描尺寸:“误差±0.5毫米,符合试验犁设计标准。”
“那就别浪费时间了。”他扛起这块板子走向焊台,“趁热打铁,把犁铧做了。”
焊接过程比想象中顺利。他按图纸裁剪形状,打磨刃口,再用角铁加固背部。焊缝歪是歪了点,但结实。
“外观可以去参加选美赛。”他吹掉焊渣,“实用性嘛,能插进土里就算赢。”
装上木犁架时出了点岔子。连接螺栓孔对不上,拧到一半卡死。
“又是谁画的图?”他拿锉刀修孔,“你确定这是同一套数据?”
“图纸无误。”娜娜说,“可能是加工过程中材料微变形所致。”
“你们机器人说话怎么总像在甩锅?”他磨了半天才把螺栓拧进去,“下次标个‘允许人为犯错’的备注行不行?”
装完最后一颗钉子,他拎起整把犁走到门口。阳光正好,照在新焊的铁片上反着光。
“走,验货去。”
试验田就在工坊后头,巴掌大一块地,之前用旧犁耕过一遍,土层浅得能看见去年的草根。
陈浩把犁架套上牵引绳,娜娜负责扶稳犁身。他一声“走”,两人一起往前拉。
犁铧刚碰土就歪了,猛地往左一偏,差点把他拽倒。
“谁家耕地还能玩漂移?”他稳住身子,“角度不对,这哪是翻土,这是给地挠痒。”
娜娜查看入土情况:“当前倾角为23度,高于最优值。建议调整至18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调?”
“可在连接处下方加垫片。”
他回工坊找来两片薄铁,塞进犁架底部重新固定。
第二轮下地,犁身稳了不少。入土顺畅,翻起的土垄呈连续卷曲状,深度明显超过旧犁。